现代航运与物流 安全·绿色·智能技术研究丛书:中部崛起与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研究
定 价:72 元
丛书名:现代航运与物流:安全·绿色·智能技术研究丛书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蒋惠园,田小勇,曹玉姣,谢奔一 著
- 出版时间:2016/10/1
- ISBN:9787562950905
- 出 版 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552.75
- 页码:25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现代航运与物流 安全·绿色·智能技术研究丛书:中部崛起与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研究》立足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的现状与内河航运特色,在研究自生能力形成与演进机理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和完善自生能力形成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并为提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的提升战略与制定提升自生能力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首先,《现代航运与物流 安全·绿色·智能技术研究丛书:中部崛起与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研究》从中部地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反思中,提出中部崛起的合理性和迫切性,指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抓手作用;在深入分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指明自生能力在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和基础的作用。其后,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演进中,研究自生能力在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揭示自生能力的形成机制。最后,从完善自生能力形成机制的角度,提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提升战略和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部崛起战略。
中部崛起是党和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需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优势,尤其是发挥水资源优势,加快长江航运发展。2011年,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新港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年,李克强总理强调,长江黄金水道是贯通东中西部、通航能力最强的航道,要用黄金水道串起长江经济带“珍珠链”。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首次明确了武汉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长江历来有“黄金水道”之称,拥有巨大的航运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都强调指出,要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都是事关全局的国家战略。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继沿海大开发、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又一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也将有力助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与实现,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经济和航运相对发达的地区,都有一个重要的航运中心作支撑,同时航运中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推进内河航运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发挥港口枢纽作用和内河的纽带作用,有利于实现地区间要素的有效利用和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沿江沿河新型工业化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利于服务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本课题研究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典型的特殊经济区域的自生能力,力图为内河航运中心成长寻求一种强劲、持续且自生的发展动力,为内河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努力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承载着国家战略。本课题研究如何提升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部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是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继续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必要性
1.1 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分析
1.1.1 经济全球化促使中部崛起
1.1.2 拉动内需需要中部崛起为支撑
1.1.3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推动中部崛起
1.2 继续推动中部崛起的必要性分析
1.2.1 中国经济发展要求中部崛起
1.2.2 中部自身尚未完成崛起目标
1.2.3 中部区域经济状况相对落后
2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与中部崛起相互作用分析
2.1 武汉航运资源分析
2.1.1 狭义航运资源
2.1.2 广义航运资源
2.2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提出
2.2.1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定位
2.2.2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2.3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发展进程
2.3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与中部崛起的互动关系
2.3.1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对中部崛起的作用分析
2.3.2 中部崛起对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反哺作用分析
3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系统分析
3.1 自生能力的理论基础
3.1.1 林毅夫的自生能力理论
3.1.2 马图拉纳和瓦雷拉的自创生理论
3.1.3 自组织理论
3.1.4 本课题自生能力与三种理论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3.2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的提出
3.2.1 航运中心自创生性的论证
3.2.2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的概念解析
3.3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及其系统分析
3.3.1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3.3.2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系统框架分析
4 基于产业集群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复杂性分析
4.1 航运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4.1.1 产业集群的特性
4.1.2 航运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4.2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产业集群的要素集聚特性
4.2.1 集聚经济与航运中心产业集群成长
4.2.2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范围内航运资源要素区域分布格局
4.2.3 长江中游航运资源要素集聚的空间分析
4.3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复杂性分析
4.3.1 航运中心复杂性分析
4.3.2 武汉航运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
4.3.3 基于产业集群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复杂性判别
5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研究
5.1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
5.1.1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的界定
5.1.2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的概念模型
5.2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的机理分析
5.2.1 要素禀赋结构与航运中心自生能力
5.2.2 交易效率与航运中心自生能力
5.2.3 规模经济与航运中心自生能力
5.3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研究
5.3.1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理论模型的构建
5.3.2 航运中心体系中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模拟
5.3.3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涌现的条件分析
6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形成与演进分析
6.1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形成与演进的周期性
6.1.1 航运中心代际的划分和代际演进周期性
6.1.2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演进与航运中心成长的关联机理
6.1.3 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的代际演进模型
……
7 提升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的博弈分析
8 基于中部崛起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提升战略研究
9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提升政策与措施研究
10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现代航运与物流 安全·绿色·智能技术研究丛书:中部崛起与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自生能力研究》:
1)信息全球化加快中部崛起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相辅相成。信息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使信息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的传播,发达国家的新技术给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力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的协作使得信息技术产生乘数效应,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及生产能力。与此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制造设备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发展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需求,使得相关的法律、金融、信息和咨询等服务业得到了发展,促进了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的升级。
2)外资注入促进中部崛起
中国加入WTO后,熟悉国际竞争规则的外商为中国市场的潜力所吸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外汇管制的放宽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通为货币资本的全球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资金流量迅速增加,投资总额越来越大,这就为中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产生了可能性,给中部地区的崛起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中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交通优势,对于吸引外资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可见,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中部地区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3)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中部崛起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世界范围内再一次出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达国家间采用企业兼并的方式,使得经济基础规模增大,从而更有效地更新技术、开拓市场、配置资源,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另一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为产业转移,由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密集型企业,包括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一些较低程度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甚至一些高新技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不但会带来资金的投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还会通过高新技术的注入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从而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同时,必然会顺应产业的转移调整资源的分配以及产业结构,从而形成新的,更顺应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贸易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