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精美的图片配以简短的说明文字展示中国历代长城之美,所涉及的内容在时间上几乎覆盖了中国历史上修建长城的12个历史时期,空间上覆盖了我国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战国长城,内容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中山、鲁等诸侯国修建的长城;第二章秦汉长城,内容包括秦始皇长城及汉长城;第三章南北朝至元
\"国务院于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编制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边普查、边应用”指示要求,及时发布并推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査成果社会应用的重要举措。地名词典是以地名为收录对象的工具书,汇辑政区、山水、名胜、交通等各类地名,能够为地理信息
《大明一统名胜志》亦名《舆地名胜志》,系明代福建士人曹学佺编纂的一部大型地理志书。该书详细记载了各地州县的历史沿革、山川湖泊、名胜古迹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明代方舆类著述的代表之作。具体内容,以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纲,依次分布如下:北直隶十二卷、南直隶二十卷、山西省八卷、陕西省十三卷、河南省十二卷、山东省九卷、江
《中国古代舆图资料整理与研究》——下册(原名《明清舆图资料汇编》)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分册之一。本项目大规模地披露了150多种800多幅国内稀见的中国古地图,创新性地将古地图图像与文字的整理、研究结合在一起,并创建中国古地图典籍数字化资源
《清代木兰行围档案(5册)》是清代喀喇沁三旗关于清代木兰围场的档案。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围场是清代世界最大的皇家猎苑,曾以规模宏大的木兰秋狝而显赫一时,也成为清朝皇帝“岁举秋狝大典”,进行军事活动和行围绥武之地。本套书反映了清朝蒙古盟旗木兰围场管理及备办皇家秋狝事宜历史,对研究清
佛山祖庙坐落于佛山古镇的中心腹地,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五年重建。从明初至今,佛山祖庙修缮、扩建达二十余次,现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最具代表性的岭南建筑之一。其建筑形式气魄宏大、内涵丰富,单体建筑采用了庑殿、歇山、硬山、卷棚等多种建筑样式。其建筑装饰细腻考究、匠心独具,“三雕”(砖雕、木雕、石雕
本书主要分为四册:第一册:河北省明长城资源概况。介绍河北省明长城资源分布的自然地理与地貌特征、历史及主要结构特征、以往长城调查和保护管理情况、此次长城资源调查的背景和实施情况。第二册:长城资源调查主要成果。通过长城资源调查数据库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河北省明长城保存现状、分布与走向、本体与相关遗存保存现状、数据统计、数据
故宫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存在。论其伟大,故宫作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极其庞大、保存极为完善的古建筑群,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兴衰变迁,是中华文化的文明象征和璀璨结晶。谈其神秘,我们今天所能观览到的规模宏伟的建筑群落远非故宫的完整体,不少区域依然未对公众开放。而位于中国古代权力中枢的故宫也有太多的历史过往和未解之谜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寻
本丛书旨在回顾近两百年来中国古代经典文献英译史的全貌,在海外汉学的研究视角下探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及东西方文明互鉴。本丛书挑选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英译成果,对其价值、译者翻译成就、英译文献特色以及译作的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本丛书对《海国图志》《真腊风土记》《穆天子传》《佛国记》《大唐西域记》《诸蕃志》
历史上的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水运枢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维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如今的大运河是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地理坐标。为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大运河历史图谱》从古代史书、政书、水利、方志、绘画等众多文献中广泛搜集大运河图像资料,分为古运河图、运河总图、运河分图。古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