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续名医类案》中珍贵的药方。书中药方均取自古书之中,如宋·张杲作《医说》十卷,江父子所撰《名医类案》十二卷,《薛氏医案》、《石山医案》等,对外科、小儿科、产后修复、典型病症(恶寒、寒热、霍乱、瘴、泄泻、痉、头晕、麻木、温病等)诊治都有具体对症下药的药方,为中医学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参考,同
本书主要分为《简明医彀》《温热经纬》《罗太无口授三法》三大篇目来叙述,收录了珍贵的中医药方和诊治方法,并按照具体病症分门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药理分析和用药指南,并附有古医书论证的典籍。文献参考资料源于《神农本经》、陶弘景的《别录》、《唐本草》、《药性本草》、孙思邈的《千金食治》、本草拾遗》、次蜀昶的《本草》、《开宝本草》、
《国学概论选粹》共收录六种文献,包括洪北平《国学研究法》、陶庸生《国学概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甘鹏云《经学源流考》、马瀛《国学概论》、王易《国学概论》。 本书选择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扫描影印,每本文献之后附录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前撰对作者生平、内容、优劣等进行简要说明。这次整理不止是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也是立足于存
《国学三千年:这个历史挺好看·变革与传承》叙述了从明末至民国的国学发展史,涉及人物150余位,学者们的思想与经历之精彩依旧不减。这一时期,中国学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理学、心学之争竟没有赢家,学者们反思宋明覆亡原因,回到原始的儒家典籍里,希望能有新的发现。在无奈北漂的顾炎武和颜元、毛奇龄、戴震等的主导下,中国
《国学三千年:这个历史挺好看·创新与挑战》叙述了从南宋到明代的国学发展史,涉及人物近150位。南宋,在北宋变法失败、汴京失陷的背景下,儒学虽然保持住了主导地位,但学者们仍在求变,朱熹、陆九渊等不约而同地思索起心、性、理、命的关系,并围绕着理学、心学,开始了让后人叹为观止的争辩。而后南宋灭亡,但学术仍存,元
本书分为七篇,包括国学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中国文化史等内容。
本书内容讲述:提炼258个基础汉字,感受文字的演化,体会汉字文化的魅力。265张高清照片,对应265个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体,让孩子直面感受汉字从图画到抽象文字的由来,再结合200多张文物图,让孩子体会到“一个文字就是一部文化史”的意义。
本书里面有《大学》的家国情怀,有《中庸》的处世智慧,提升孩子理想境界,短小选篇,精华的浓缩,最大限度考虑孩子的阅读能力,亲近孩子,为孩子打造最美国学。
本书是近年来龚鹏程先生关于国学知识的文化随笔集。书中探讨了朱熹、王阳明、王船山、马一浮等儒学大家的思想特点和传承,提出了不少新说:例如认为朱子之学不止是一种生活式儒学,本来是要在王制典章即施政治世方面有所作为的;又如自清朝以来,大家都用经学和理学对立的框架来看待明清学术史,但龚先生以为不然,证明了明代讲理学心学的人治经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中,《今古学考》《古学考》十分有名,两书以考辨为主,详明两汉师法,成书较早,故合编为一书,收入《廖平集》。前书以礼制别今古,解决了困扰学界的千年难题。后书是前书的接续和修正,推动了晚清的辨伪疑古思潮。廖平的今古学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康有为创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维新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