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是由浙江山水画研究会推出的“课图山水”系列展览而编成的山水技法系列,将突出课徒传授的特点,选择重要艺术家的课图作品进行系统展示,在梳理当代浙江山水画文脉的同时,也为有志研习山水画业的人提供学习素材。陆俨少(1909年-1993年),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
本书为画册类图书。本书稿旨在阐述我国传统花鸟画中各种元素的丰富寓意,是一部理论性作品。绘画所呈现的内容,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所特有的生活印记。在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自然界的花卉与鸟类始终展现出强烈的符号化特征。无论是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还是封建社会的祥瑞景观,花鸟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形象都蕴含着深厚的寓意,寄托了人类无尽的美
本书以简短、开放、主题鲜明的创意绘画形式,引导读者对身边的事物,以及生活、学习、思想、感受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场景,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创作。在这668个主题创作故事后面,预留大片空白,可画人、画事、画物,也可画感受、情绪、思想等,以期引发读者进一步观察、探索、思考、表达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得到全方面的技能提升和自我成长。
《中国美术研究》集结了中国美术各种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集,收录来自全国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专业的外审团队审查论文内容,以确保收录的论文质量。本稿着重探讨当代中国油画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收录陈彦平的《“谨毛失貌”论》,另有王惠《“常理常形”说与中国画的写意特质》《“龙脉”理论——中国画内部的自身表征视觉
花鸟所描绘的对象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也就是凡以自然界中的花草、蔬果、鱼虫、禽鸟等自然事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作品称之为花鸟画。用粉彩的形式在瓷器上绘制花鸟画,丰富了花鸟画的呈现形式,也赋予了花鸟画以更出彩的颜色和质感。本书以粉彩花鸟画为例,梳理花鸟题材在粉彩瓷中的发展历史、应用技法、文化价值,探究瓷画意趣。
彩拓版画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证明是版画中别具个性和特色的新版种,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被载入史册。陈正元先生曾任江西美协理事、江西版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西漆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西藏书票艺委会副主任、江西省政协七届、八届委员。1987年获“版画世界奖”,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2008年,江西省文化厅授予他“非物质文化
本书是一部艺术史论专著,既从符号学角度阐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也为艺术史研究构建符号学理论。内容分为8个篇章,按照时间为序,从汉至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代、明代、清代、20世纪现代艺术的历史脉络,专注于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上进行论述,重新解读中国山水画的转变和演进,包括重新界定山水画、探索山水画的视觉秩序等。本书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通过夜宴环境反映南唐社会景观的画作,更是首屈一指的国宝名画,而《韩熙载夜宴图:南唐的倔强》则是一本超细解读该画卷的精品佳作,同时,该书也是一册写给大家的原创美育通俗读本,更是我社品牌图书“读懂中国画”丛书的新品。画中以连环长卷的形式描绘了韩熙载为避免后主李煜的猜忌,在家中设宴行乐的场景,生动再现了
本书是一本以工笔美人为主题的国画教程,书中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概要地介绍了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与特点;第二章讲解了工笔人物画所需工具与材料;第三章讲解了工笔人物画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过稿、裱板、绷绢等方法的介绍;第四章为工笔人物画的基本技法介绍,包括执笔、行笔的方法,勾线与染色的技法等;第五章为工笔美人绘制教程,作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