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着“古典诗歌鉴赏和创作活动中审美愉悦感究竟从何而来”这一核心议题,指出在解释审美愉悦来源之问题时,西方美学与中国古代诗学这两种思想话语不谋而合的认识论基础,即均认为艺术审美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审美愉悦则是一种认知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来源于作品为心灵带来的认知上的特殊拓展。解决来源问题之后,本书进一步
本书是一部介绍诗经里的植物的笔记体读本,每种植物包含《诗经》原文、杂家题解、“我”注《诗经》、植物笔记、《诗经》注我五部分,既有诗篇背景、诗意解析,也有源流考证、植物性状和读诗感悟,图文并茂,自然文学作家韩育生和没骨花鸟画家南榖小莲联袂演绎,发现诗经里的植物之美,领略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生活智慧和精神世界的多样与丰饶。
题跋,是指题写于书画、书籍、金石、碑帖、诗文等作品前后的文字,其出现或可追溯至唐代甚至更早,而自北宋始,方成为专门的文体形式。 本书以中国古代题跋文学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题跋的文学功能、审美风格和发展演变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书以题跋的概念界定为起点,厘析题跋的分类,概括总结题跋的文学性,在此基
百年中国佛道文学研究史论
由顾之京、高献红据叶嘉莹先生听顾随课笔记整理编订的《驼庵诗话》问世已历三十载。这部著作是从叶嘉莹先生的笔记中摘录、编排出来的,内容涉及文学理论、诗学理论、对中国诗歌的总体看法,以及对自诗、骚以降迄于王国维等众多历代著名诗词作家的精要的评论,尤以唐诗、宋词部分为重。虽然都是片段性的文字,但其观点却极为精彩扼要,读之令人思
走进《诗经》,感悟文学经典古籍的美妙,聆听从古老的文化源头流淌而来的故事,感受字里行间鲜活跳动的韵律,品味那些古老篇章所营造的美好,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诗经》这部古老的诗歌总集,欣赏《诗经》中的名篇名句,学习《诗经》的表现手法;通过解读《诗经》中的篇章,了解2500年至3000年前中国夏、周到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本书主要围绕屈原这一伟大诗人,按照专家、学者考证后初步认定的诗歌创作时间,再结合屈原的生平遭遇,采取简明通俗、一读就懂的方式来进行解读,带领读者走进《楚辞》这部古老深奥的诗歌总集,欣赏《楚辞》中的名篇名句,学习《楚辞》的表现手法;通过解读《楚辞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方面他紧盯社会变革进程中的重大文化冲突,不间断思考变迁中的社会生活热点,对现实保持清醒的现代性批判精神;另一方面他又主动浸染中国传统文化,从文化哲学到民俗宗教,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他认真学习和践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创作技巧,自觉学习吸收中国传统小说和现代乡土小说的精髓,形成了其民族
本书分上下两编共九章。上编“汉宋楚辞注释概论”,主要梳理了汉宋两代楚辞注释的发展脉络,概要论述汉宋两代楚辞注释的总体情况,包括传世的所有完整注本和片段残句。下编“汉宋楚辞注释之转变”,分析总结汉宋两代楚辞注释的转变及其文化背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注释目的由外向经世到内省治心的转变;文本注释从偏重训诂到阐发义理的转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