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解密的英国外交档案文件为基础,以冷战国际史为研究视角,集中而深入地分析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对欧洲缓和的外交政策、外交实践及其意义,进而剖析当代英国外交的突出特征。本书重点论述了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安全秩序、英国与苏联的关系、英国与欧洲裁军三大问题,揭示了英国在欧洲缓和潮流里有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一次重大危机。综观整个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其内部冲突与国际矛盾一直层出不穷,从苏南冲突到民主德国的六·一七事件,从波兹南事件到匈牙利事件,从布拉格之春到波兰团结工会,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苏联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认识东
本书为纪念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其中的文章由主编从基地主办的期刊《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俄罗斯学刊》刊发的文章中选取名家名篇,并根据主题将本书分为语言学卷、文学卷、俄罗斯学卷共三卷。俄罗斯学卷主要内容:讨论俄罗斯本国问题,涉及传统和现代、历史
俄罗斯帝国自18世纪初彼得一世时期确立绝对君主制至1917年沙皇专制政权倾覆的200年间各级国家机构组织体系发生了几次重大变革。本书系统研究俄罗斯帝国从最高、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详细梳理相关历史事实和法律文献,从个体的视角阐释每个历史时期国家机构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和后果,分析
一直以来,洗钱、贿赂、腐败主要与世界上的贫穷国家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发展中国家。1981年,《明镜周刊》首次报道了联邦德国首都波恩的政治家涉嫌贪腐,并把德国和政治体制腐败、不能与时俱进、工作效率低下的弱国联系了起来。在“透明国际”2018年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德国仅排在第11位。那么,德国是一个腐败的国家吗?它究竟有多
本书试图厘清英国权力下放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内容包括五章:英国权力下放的历史与现实动因;英国权力下放的发展路径及实践;英国放权后民众政治偏好的变化;英国现象的既有理论解释及局限;英国权力下放实践的评价与思考。
本书以两德统一以来联邦德国的政党体制变迁为研究样本,全面系统地剖析德国政党体制的理论基础、制度框架、整体特征、历史演进、兴衰规律和内在发展逻辑。本书重点阐述了德国六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主要政党的历史嬗变,梳理了两德统一以来德国政党体制和政党格局的整体发展脉络,尤其聚焦和分析了全民党的兴衰、小规模政党的发展、右翼民粹政党的
德国蓝皮书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逐年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跟踪介绍与分析,为了解和研究德国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发展趋势及相关学者的观点。本年度的主题是“‘时代转折’下的德国”。2022年是朔尔茨政府执政的第一年,由于受俄乌冲突和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影响,德国经济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
本书讨论了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中古渊源,梳理由古罗马时代至近代欧洲各民族意识兴起的历史脉络,勾勒出从西塞罗、伊拉斯谟、但丁到马丁·路德、兰克等人一脉相承的民族主义思想谱系图,对中古史和早期欧洲史研究有极高参考价值。作者认为中古时代所继承的古典遗产--罗马帝国的精神--为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发生准备了营养和温床,而文艺复兴时
本书分“儿童的观念”、“学校生活”和“家庭”三部分。其中包括生命的年龄、发现儿童、儿童的服装、小小游戏史、两种儿童观、中世纪的年轻学生和老学生、学校年级的起源、学生的年龄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