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2021—2023年1—4月和11—12月出现的昆明准静止锋个例,提供昆明准静止锋个例概况,包含锋面位置、移动路径、环流形势、卫星云图,以及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时云南最高气温的24小时变温、过程总降水量及平均日照时数等分布图。
本书聚焦地球上空80-300km的高层大气风场的被动探测模式,凝练了国内外被动遥感探测高层大气中所涉及的相关科技前沿问题,针对具有光学成像、干涉、光电效应、探测器、大气发光和传输、仪器正演和数据反演等方面展开深入浅出地描述。全书的上篇“卫星遥感被动探测高层大气风场”共6章,阐述了星载仪器探测高层大气风速、温度的探测原理
这是一部关于气候科学的科普作品。“汹涌的海平面正在淹没海岸。”“飓风和龙卷风正变得更加猛烈和频繁。”“气候变化将是一场经济灾难。”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媒体、政治家和其他知名人士都宣称“科学已经定论”。事实上,从研究到报道再到大众媒体充斥了被误解和错误的信息。核心问题——气候如何应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它将带来什么影响——在很
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完整、科学记载,出自《淮南子·天文训》,至今已经2164年。二十四节气纪年法,是淮南王刘安和八公等的伟大发明创造。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科学依据,是根据北斗斗柄、月亮、太阳、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十二音律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而研制出来的
本书分为三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第1章至第5章)主要讨论了大气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第6章至第8章)主要介绍了必要的流体动力学背景知识,并以大气为例进行了讨论,第三部分(第9章至第12章)主要讨论了海洋环流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本书以北京市和济南市作为研究区,重点开展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特性和产汇流时空演变规律、暴雨洪涝过程模拟及其对不同降雨条件和海绵措施布局的响应机理、海绵措施选择与布局优化和洪涝风险协同关系分析等相关研究工作。对于科学认识暴雨洪涝过程致灾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城市暴雨洪涝过程模拟、海绵措施布局与优化,以及城市防
本书聚焦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中的核心动力机制,从基本方程组出发,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气候系统中的多种大气-海洋耦合现象。内容涉及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跨热带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要异常模态、热带与热带外的相互作用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变化。通过大量插图和通俗浅显的叙述,辅以经典文献中的
西南低涡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本年鉴根据对2023年西南低涡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西南低涡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西南低涡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图。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本书根据对2023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高原低涡、切变线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高原低涡、切变线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
近百年来,全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年代际气候事件,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安全。然而,目前对气候年代际变化机制的认识还不深入。本书从历史时期多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出发来探讨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特征与成因,利用古气候重建资料辨识多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年代际波动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的特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