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结构/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以21世纪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出发,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复合型人才服务。 《水工钢结构/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为绪论、钢结构的材料及设计方法、钢结构的连接、
本书在工程领域LCC理论及实用分析模型、水工结构劣化评价及过程预测、结构风险分析、水工结构设计与维修管理优化模型及方法等与LCC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采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新的实用模型和方法。本书内容对农业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水工混凝土雷达法检测应用技术规程》规定了水工混凝土结构雷达法检测应用的程序、方法、数据处理、成果及质量评价等。本规程适用于检测水工混凝土内部钢筋布置(钢筋的数量、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混凝土内部缺陷(振捣不实、空洞、夹层)、混凝土背部脱空、混凝土厚度(衬砌厚度、底板厚度、路面厚度)、混凝土与非混凝土粘接
本书系统介绍作者在严酷服役环境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严酷服役环境下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抗硫酸盐侵蚀、抗碳化、抗紫外线侵蚀、抗氯离子侵蚀等耐久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水工混凝土耐久性劣化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多重环境条件下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劣化损伤特征,不同环境条件下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预
《水工混凝土结构强度理论/河海大学研究生精品教材》主要介绍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理论,分为四篇共十一章。第一章绪论;第一篇(第二至第三章)基础理论,包括应力和应变状态分析、力学强度理论;第二篇(第四至第六章)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包括混凝土的基本力学特性、复杂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力学特性、混凝土的强度理论和破坏准则;第三篇(第
《水工结构建模方法与实践/思源学术文库》以水利水电工程实例讲解水利水电工程中几何建模的思想、理论、方法和过程。《水工结构建模方法与实践/思源学术文库》主要内容包括建模方法与软件操作、水工建筑物结构模型功能分析和实例讲解三个部分,基本做到将三者有机整合,内容上尽量做到“面要宽,点要实”,既努力做到概念明确、思路清晰,又遵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全书共分为八章及十一个附录。主要内容有:绪论,钢结构的材料和计算方法,钢结构的连接,钢梁,钢柱与钢压杆,钢桁架,平面钢闸门,预应力钢结构概述。各章后面附有思考题和习题。本次修订主要根据国家标准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水利行业标准SL742013《水利水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2版)》主要面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编写。内容主要依据电力系统《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并介绍了水利系统《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的基本设计表达式。此外,结构构件材料的选用及配筋构造要求方面,参考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本书系统阐述了实时耦联动力试验方法(RTHS)的基本原理与研究现状,以及基于清华大学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系统开展的一系列创新性理论研究与试验应用成果。全书分为8章,包括绪论、基于双目标机的RTHS系统构建及验证、多自由度RTHS系统的时滞稳定性分析、不同数值积分算法的时滞稳定性和精度分析、调谐液柱阻尼器的减震性能研究、调谐
本书共分五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钢结构的连接、钢梁、其他受力构件、平面钢闸门等。为便于教学和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书中增加了有关案例、简答题、选择题和计算题,书后附有相关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