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基础》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水静力学,水动力学,水流形态与水头损失,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明渠流动,堰流,渗流等内容。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和巩固,各章均有思维导图、本章小结和习题,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配有在线测试题以及演示实验动画。本书适用于少学时的水力学课程教学,适合土木类专业、水利类专业、工程管理类专业
本书分绪论、实验内容和附录三部分。绪论介绍了水力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等;实验内容介绍了各实验项目;附录主要是相关的实验报告样本。其中,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流体静力学、恒定流伯努利方程、动量定律、雷诺、文丘里流量计、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孔口与管嘴出流、毕托管测速与修正系数标定、达西渗流、堰流、闸下自由出流流量系数测定、
Rossby 孤立波理论模型及演化机制分析
现有对极端水灾害中漂浮物影响的研究主要基于简化漂浮物模型归纳其对结构物的受力影响,缺乏针对极端水动力条件下不同漂浮物对复杂结构物影响的有效模拟计算方法。本书针对风暴潮、海啸等水灾害在海岸地区的传播过程中伴随大量漂浮物的现象,对于流体、漂浮物及被撞击的结构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机理开展研究,基于二维浅水动力学模型,采
本书首先以下荆江河段的窑监段弯曲分汊河道为研究对象,在实测的水文泥沙数据以及地形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建立的平面二维水沙输运与河床变形数学模型,研究了在水沙变化条件下该弯曲分汊河段内的水沙运动特点和河床演变规律,并对该河段的河床演变过程进行了预测。此外,本书还基于冲积河流河相关系研究中常用的极值假说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典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与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在编写中,基本原理简明扼要、清晰透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教与学。加大应用部分的比例,从而保证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各教学单元开始均给出本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和重点。书中选编了类型多样、数量适中的例
本书根据长江干流、洞庭湖区1981-2019年三口四水主要测站实测水沙数据、地形资料以及历史洪水数据等,分析了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趋势,三峡水库运行前后的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及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建立了一维非恒定流水沙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多测站的实时观测信息作为实测数据,构建粒子滤波同化模块,对模型状态变量进行优
本书为2016年黄河河情年度咨询总结,共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综合咨询报告,第二部分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2016年黄河河情变化特点、2016年西柳沟流域水沙情势调查分析、2016年窟野河水沙情势、2016·8泾河高含沙洪水特点及在渭河下游的冲淤特性、近50a宁蒙河道风沙入黄量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关
本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水利类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主要介绍了水静力学、水流运动的基本原理、管流的水力计算、明渠水流的水力计算、常见水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河流水文、水文统计、年径流分析计算、设计洪水推求、水库调度及大坝安全监测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文与水资源技术、智能水务管理、水环境智能监测与
浅水波是近岸波浪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具有强非线性特征,对海床土体动力响应、地形演变和结构物安全影响显著,其传播演变机制受海床边界层的影响明显。海床土体动力响应,如床面冲刷变形、渗流和海床液化等,会显著改变边界层内水动力结构,进而对浅水波的传播演变规律具有重要影响。传统浅水波理论未考虑海床动力响应对浅水波特性的影响,对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