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区域国别研究”为主题,访谈了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十位知名学者,分别为任晓、牛可、朱文莉、初晓波、赵晨、孔寒冰、孙壮志、江时学,以及孙吉胜。访谈的内容包括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发展与趋势、各个国家的具体研究现状,除了传统的日本研究、欧洲研究等,尤其讨论了一些还不太“热”的关于亚非拉地区的研究,包括中国的中亚研究、拉丁美
1346年,十六岁的他在克雷西的战场上坚守阵地,初露锋芒;1355年,他无情地劫掠朗格多克,重创法国南部的经济;1356年,他在普瓦捷奇迹般地以少胜多,生擒法王约翰,威震欧洲;他以领主身份统治了法国西南部的大片土地,用骑士精神和个人魅力折服了众多勇敢不羁的加斯科涅贵族。他就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长子伍德斯托克的爱德华,后世
本书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反抗侵略,爆发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历程。1915年,甘地从南非回到祖国印度。为了本民族的尊严,他大力宣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运动中,甘地不幸被捕。当狱卒问他需要什么时,他提出只要“一辆纺车”。甘地真的能凭借小小的纺车带领印度人民取得斗争的胜利吗?第一次世
国际政治的层次衍化与行为互动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道路”,含15篇文章,作者以平实、形象、精妙的文字详细、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道路的源起、内涵和意义,中国道路延展的路径、经验和特色,以及中国道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二部分为“全球治理”,含8篇文章,作者以国际问题的研究方法从理论维度,对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行了探讨,解析了中国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局势更加扑朔迷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大国博弈加深、国际安全局势恶化、地区冲突加剧、国际秩序调整加速,和平与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当今世界,比冷战后任何时期都更具有较量和竞争的色彩。殷鉴未远。重新解读和研究冷战前后的大国战略,对于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移民涉及主权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政府开始寻求关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多边合作。本书关注国际移民问题的一些核心问题:为什么国际社会有一整套保护难民的制度体系,而国际劳工却没有相似的保护体系?为什么移民接收国不愿意签订国际公约以保护劳工移民?国际移民的全球治理进程为何落后于其他领域的全球治理进程?本书试图探寻从20世
《葡语国家蓝皮书:葡语国家发展报告(2020)》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以葡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系列年度报告中第五部报告。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综合阐述2018-2019年葡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分
在结构主义、诺斯三维及演化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上,从组织基础、理论意识、经济实力、技术革新、军事力量、外部环境六个方面构建世界格局和秩序演进的“钻石六角”模型,并从历史的视角进行验证。分析荷兰、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在上述六个方面的优劣势及其与世界格局和秩序的关系,形成比较方位。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当前的实际发展水平,明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取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主义历史和逻辑的分析,阐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基和贯穿始终的红线,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创新观点和创新实践。具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世界社会主义的由来与演进”,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