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美育教育为视角,以审美素质的养成为目标,为读者在充斥着各种审美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引导、发展和提升个体的审美素质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在本书中,主要探讨了审美素质的本质与意义,讨论了审美素质的重要性和在个体成长中的角色。本书通过对美育教育的深入研究,阐述了如何通过美育教育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审美素质
《古代美学》探讨西方美学史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是塔塔尔凯维奇作者三卷本《美学史》的第一卷。作者将罗马帝国灭亡和文艺复兴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视为欧洲文化史上的两个转折点,据此将整个西方美学的历史分为三段: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古代部分又进一步分为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西方古代美学理论,其中既包含美
本书收录的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关于郭因绿色美学思想研究;二是关于郭因绿色美学应用研究;三是关于郭因其人其文研究。
本书汇集了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四个部分:1.传统美学误区的走出。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现实思维方式对传统美学“美本质问题”从思维方式、产生过程、哲学基础、现实依据等不同维度进行反思与批判,科学认识其存在的弊端、对美学发展的危害以及摆脱其影响的路径。2.现代美学理论体系建构。主要包括美学基本问
本书选读了十位在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美学家的代表性作品,并对其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进行深入分析,展示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奠基与发展历程,为研读20世纪中国美学代表人物的代表性思想提供了基本文献材料和基本导引,是美学爱好者研读美学文献的重要参考文本。
本书从南宋时期以毕生精力思考诗歌审美、思考韵味问题的体制外美学家严羽切入,把他作为打开宋韵审美思想的一把钥匙,从其审美思想中挖掘出一个闪耀着宋韵文化光焰的完整精神世界。全书分为八章,对宋韵中的生命之问与时代精神严羽及其审美思想宋韵审美的结构以禅喻诗:别样的宋韵审美气象:雄浑与清空韵味之思:妙悟与涵泳韵的自觉宋韵重光:从
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本书收入宗白华谈美学和中西艺术的代表作品33篇,包括《美学的散步》《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等。内容涵盖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园林、戏剧、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门类
在现代形态的美学理论建设中,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人类学前沿问题》在中国审美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理论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审美经验、中国式审美现代性、地方性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情感民族志等当代人类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悲剧观念的人类学研究,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民族志探讨,以
本书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最新成果文选的第二次集结。编者按照分开为文、合成为书的编纂丝路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老中青作者兼顾的选文原则,从近期的全国各种期刊中遴选二十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加以删减整合,分四章编辑成书,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最新动态提供学术之窗和历史坐标。全书既有“美学的使命、方法与概念”“中国古代文学
《美学意识形态》是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性著作,作者试图在美学范畴内找到一条通向现代欧洲思想某些中心问题的道路。本书着重讨论了自启蒙运动以来至后现代主义期间美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意识形态角度揭示现代美学与近代欧洲阶级社会的内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