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完成,1942年8月由国民图书出版社首次出版,实际见书时间是1943年5月。该书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
本书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包括:1图书质量:2社会化评论3阅读推介报告:各大图书馆官微阅读推介栏目、出版社新书推送信息、豆瓣阅读年度报告等;4文献借阅量、订购量:图书馆借阅量排行、京东、当当等购书平台相关订购数据。 在相关指标赋值的基础上,遴选高品质新书,精选哲学、法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杨守敬(1839-1915),字鹏云,号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长于舆地、金石、版本目录研究。1880-1884年他作为公使何如璋的随员东渡扶桑,在森立之等书志学家的引导下着力搜购日藏汉籍,“一时为之都市一空”,被日本学者引为憾事;后受黎庶昌所托辑刻《古逸丛书》,又编印善本书影《留真谱》,使得一大批中土久佚的文
本书收录甘肃省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图书馆等十四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数据约6800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信息,著录较为详细、规范,全面展现甘肃省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图书馆、定西市安定区等十四家收藏单位的古籍收藏情况。本书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系列丛书之一种。该丛书是全国古籍普查工
纂修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古典目录学的巅峰之作,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更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以《四库全书总目》620则清别集提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考证与观念辨析的研究方法,探究清别集提要之生成过程、考证文献与版本信息之正误、辨析诗文批评之得失、梳理后世学者对清别集提要文学观念之接受与修正。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古籍文献不仅是彝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古籍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作者以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云贵高原古籍文献馆彝文古籍目录《彝族毕摩文献提要》为基础,从中挖掘、整理出一批彰显中华民族“共同性”与“融合性”精髓的珍贵彝文古籍,并将这些古
本书为《海外中文古籍总目》丛书之一种。《海外中文古籍总目》是中华书局长期以来关注海外中国古籍的整理编目与出版工作的一个重大项目,已被列入“2011-202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摸清海外图书馆藏中国古籍的家底,为我国古籍整理提供基本数据乃至全部资料,通过影印等出版工程,使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献得以回归。
本书为《海外中文古籍总目》丛书之一种。《海外中文古籍总目》是中华书局长期以来关注海外中国古籍的整理编目与出版工作的一个重大项目,已被列入“2011-202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本书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西来大学和美国俄勒冈大学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图录,拟收录以上三所大学图书馆的全部中文古籍目录。所收录图书以19
内容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于1938到1942年间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所撰写的著作。本书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
《涪陵区珍稀文献图录》主要收入涪陵区图书馆(涪陵区古籍保护中心)入选《重庆市三十三家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馆藏,及重庆市涪陵区古籍普查私人藏书。另,涪陵区图书馆所藏民国时期传统装帧书籍亦较珍贵,因此将它附于古籍之后。 全书收录301种涪陵区珍稀文献,按经、史、子、集、丛排序,著录所选书籍之书名、著者、版本、版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