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绪论、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三部分组成。本书基于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在了解大娄山民族医药文化的同时,对普查到的585种药用植物、21种动物类药用资源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以期为大娄山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本书作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大娄山地区的普查成果,对于传承大娄山民族医药文化,推动大娄山社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华医药文化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意识,融入百姓的饮食起居。而作为中华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保护人民健康、传承中华医药精髓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积极推动中药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努力弘扬中华医药精髓。作者尝试用现代通俗的语言把读者带进一个色彩斑
中药学课程的讲授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首先体现在“量”上,中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次体现在“记”上,每味中药的药效及主治既有相似,又有迥异,极易在背诵过程中发生混淆。本书依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药学》,从功效入手,对各味中药进行了概述,包括来源、饮片特征、功效、主治及使用注意,帮助各位
《中药药理实验教程》(第三版)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围绕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主题编写完成。本书的再版可加强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环节,弥补第一版教材编写中的不足。本书的特点:1.详细介绍中药样品基本制备方法、常用中药药理仪器设备和实验动物学知识等内容,为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提供技术
《太白七药研究与应用》为系统研究太白七药的专著。书中以笔画为序,收载了太白七药共96种。对每种药材一般从药名(包括出处)、异名、释名、来源、植物形态、生长环境与分布、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作用、炮制、性味、功能与主治、临床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附方、临床应用、附注等方面进行叙述,没有
中药处方、调剂、给付与煎服要求 第4部分:中药煎服要求
祝之友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农本草经》药物,《伤寒杂病论》经方研究,致力于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工作50余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临床人才研修班、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优秀授课导师。笔者结合50余年研习与教学、临证经验,采取经文要义、药物解读、名著选论、临床应用注意等形式对《神农本草经》
《妇人方论》包括妇人方论症目、妇人方目两大部分,症目载妇人各种疾病的总体情况、症状、处方等,主要包括产后虚损、恶露不尽、经水适断、热入血室、崩漏、呕吐、久积、虚烦头痛、中风、草蓐十部分;方目载170余方,每方的方名、组成、方后语等齐全,为历代至清初的妇科名方、验方。《小儿方论》包括小儿方论症目、小儿方目两大部分,症目载
本书主要介绍代表方剂中炮制品的合理选用,分为【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炮制品的合理选用】和【注解】6个方面来阐述;后面附常见方剂的列表,主要以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为重点,分别介绍方名、出处、处方、制法及用法的古籍原文,以及剂型和炮制品规格。目的为临床药师的合理用药点评和临床医师遣方用药参考。本书简化了【方解】
《肘后备急方》八卷,东晋医学家葛洪编撰,梁代陶弘景补阙,金代杨用道附广,是我国中医方剂学史上重要著作之一,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病,尤其是各科急症,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急救学专书。《肘后方》历史传承演变情况比较复杂,在历代传抄、刊刻过程中,文字多有脱衍讹倒,内容方面有较多增补改编,也有大量文字佚失。沈澍农教授在中医文献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