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集成》,八卷。清代吕绍元(字玉峰)编,清道光刻本,四册,半叶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上白口下黑口,上单黑鱼尾,上下单边,左右双边。板框高十五点四厘米、宽十二点三厘米,四眼线装。首为前牌记,板框以界行分三列,中列刻大字四珍集成,右列上首小字道光庚子年刊,左列下首小字双遂堂藏板,次为同邑世晚金锟友玉甫序,七行十三
《伤寒集验》六卷,明代陈文治(字国章、岳溪)辑,明崇祯癸酉年(一六三三)四川布政司刻本,六册,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版心上方刻伤寒集验,上单黑鱼尾,四周单边。高二十二点九厘米,宽十四点二五厘米。四眼线装。首为刘汉儒序,末署钦差提督军务巡抚四川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前太常寺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澹如甫刘汉儒书于锦官之双桂轩
《诸证提纲》十卷,明代陈文治(字国章、号岳溪)辑,明万历壬子年(一六一二)刻本,十册,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板框高二十二厘米、宽十四点五厘米,四眼线装。首为刻《诸证提纲》序,书叶右下角自下而上钤有引溪世家王玉润印宛平王氏家藏慕斋鉴定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藏书章朱印,末署万历四十年岁在壬子仲冬之吉山西
《医理发明》,八卷。清代黄元吉(济川)编,清道光活字印本,四册,半叶八行,行二十字,版心上方刻医理发明,上单黑鱼尾,四周双边。板框高十八点三厘米、宽十三厘米,四眼线装。以心术人品医家根本为首序。次为目録。次为张怀泗序,末署文林郎晋阶儒林郎原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汉州讲道书院山长环甫张怀泗撰并书。次为张怀泗序,末署文林郎晋阶
本书为《医学见能》和《医易通说》的合订本,均为著名清代医家唐宗海所著。唐宗海博闻强识,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中医的内涵。《医学见能》可为初学医者普及中医理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良好的中医入门读物。《医易通说》中作者通过对《周易》的理解来论述中医,讲述了中医与周易的关系。
本书为对明代医家韩懋中医学术思想和运用中医药诊治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等相关疾病经验的整理、校勘和注释,共上、下两卷,分为校注和初刻本影印两部分。全书包括绪论章、六法兼施章、脉诀章、处方章、家庭医案章、悬壶医案章、药性裁成章、方诀无隐章、同类勿药章等九章医论、医话、诊法、医案、方药等共95则。全书医理精简,医论精辟,诊
本教材精选历代著名医家著作二十二部中的经典篇章100篇,大致分为4个部分:1、导语:介绍医著与名医基本情况(生卒年或出版时间,医著别称或名医字号,概述成书或行医历程,概括学术影响),学术思想或学术内容,所选医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2、经典医论:节选自医著的重要篇章,可按照文意进行分段。3、注释:参阅历代诸家校注,选择生僻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进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
《扶阳论坛6》为第6届扶阳论坛专家演讲稿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策划组稿的一部著作。本书延续了《扶阳论坛》的“完全现场实录”的鲜明特色,让无暇参会的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也能够感受完整、真实的“实录现场”。扶阳学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个学术流派之一,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中华中医药学会先后打造了“扶阳论坛”“国际
国医大师方和谦从医七十载,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治学理念丰富,本书从名家、名医、名师三个角度,汇编了方和谦教授一生的学术精华。全书共分七篇,包含:方和谦学术思想、方和谦解读《伤寒论》、应诊辨证特点及经验方、疾病诊治思辨特点及经验、医案医话、方和谦论著、学术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