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势力入侵的不断深入,清廷迫于形势,被动反应,在穷途末路之下,学习西方,开展图新变革。爱新觉罗·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在整个运动中,走出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洋务先锋人物,作品展示了在弱肉强食的
《地大红色故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设计》是基于地大校本资源制作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导读物。本书充分挖掘地大红色故事,以刘型、陈子谷、尹赞勋、池际尚等25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地大人物为案例,详细考证他们的红色经历,在此基础上探讨将地大红色故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价值意蕴
本书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书稿以案例形式,生动、形象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结合教材内容,以案例
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采取个人踏访、官方扶持、设立机构等各类手段,长期、系统开展对华情报调查,调查活动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见闻录、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研究专著等原始文献。本丛书系统整理近代日本对华调查的文献,分辑影印出版。第九辑主要收录台湾总督府及各地商工会议所的对华调查文献。台湾总督府的调查以
本书是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配套的学生辅导用书。全书根据教材内容分为十章,每章分别设置了“学习引导”“知识梳理”“拍案说理”“习题演练”“实践课堂”“视野拓展”六大模块,内容编排新颖实用,习题、案例和实践活动丰富,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练习和巩固课程所学内容,并厚植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
该书是一本研究19世纪初期英媒对晚清社会变革报道与评论的历史类学术著作。作者先是从早期中英关系的历史出发,回顾了15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期英人有关中国认知的历史流变。20世纪初期,清政府在面临一系列危机的情况下,开始迈出了改革步伐。英国主流报刊关注到了当时中国国内的变化和新气象,并进行了连续性跟踪报道。该书稿的重点内容
《近代中国》第三十九辑,收录了近代中国历史研究方面16篇文章,内容涉及近代中国政治与法律、近代社会与经济、近代思想与文化、史料考辩等领域,均为专家学者原创、首发文章。政治法律方面的论文有《国民政府关于1939年暹罗改名事件的因应研究》,近代社会与实践方面的论文有《乘势而起:民国时期的云南旅游》,近代思想文化方面的论文有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余子道的文集。所选文章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涉及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研究、淞沪抗战研究、汪伪政权研究、复旦往事回忆、人物评述等,文章体裁包括学术论文、书评和图书序言、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以及研究计划、研究总结等。从本书的各篇文章,读者可了解这位著名学者的研究、工
本书共十部分,内容包括: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民国的初建(1912-192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内战与危机(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中国命运的
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采取个人踏访、官方扶持、设立机构等各类手段,长期、系统开展对华情报调查,调查活动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见闻录、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研究专著等原始文献。本丛书系统整理近代日本对华调查的文献,分辑影印出版。第十辑收录近代日本对华南的调查资料,刊行机构包括广东居留民团、广东日本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