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论丛》为系列出版,此为2013年卷。内容包括:试论先秦时期宇宙生成论模式的演进、圣人之义在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中起死回生、从李贽到钟惺:明代中后期异端史论的发展和转向、王船山通庄思想略论、关于诗文辨体的三个问题等。《人文论丛(2013年卷)》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珠海潮》(2019第二期总94期)目录 专题策划: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1五四运动:精英心态、民族情绪和历史的时空错位魏楚雄 2五四运动期间阎锡山应对山西学运的策略变化张文俊 3从嘉道中衰到伟大复兴:五四运动上下二百年评述郭海鹏 4青年使用新媒体的特征及对思想引领工作的启示向羽贺志峰沈丽冰 党的建设 5党的*代中央领
《岭南学报(复刊第十一辑)》收入11篇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选题多有发明,可谓新颖独到,会令读者颇得开卷有益之乐。举其荦荦大端而言,本辑有蒋寅先生关于诗学的论文,犹如幽燕老将,他把诗学中情景交融到意象化表现之如何走向成熟,阐发得贴切、深入;而许云和及郑晴心先生关于北大藏西汉竹书《妄稽》之释读,颇见其小学功力;程苏东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2期,其中专题研究部分基于上海社会研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针对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社区老龄化、社区意识、城市地区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以及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译介部分则介
新国学即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西方精髓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形成的新学术体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需要,所以在此背景下而建立发展起新国学学术。而随着于丹、乾泉等人的出现,新国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它带来了巨大的思索,但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新国学(第十七卷)》为学术研究论文集,收录论文十余篇,内容包括东坡居士的“家
《厦大中文学报(第6辑)》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学术交流,特别关注与展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研究新成果,追求学术品位与研究价值。《厦大中文学报(第6辑)》主要关注厦大中文百年、外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研究等。文章均切合学术前沿问题,值得参考和借鉴。
《中国研究》是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现已出版22期,本辑为第23期。多年来,《中国研究》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为全球中国学界的交流和沟通搭建平台,促进中国研究领域的日益精进。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审稿制度、编校制度,并拥有较为固定的编辑团队;同时该集刊拥有固定、有特色的栏目,且每期均有鲜明的
《人文论丛(2019年第1辑总第31卷)》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知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先生担任主编的,本年度处于学术前沿、具有影响力的文、史、哲各类学术论文的汇编,分为人文探寻、文史考证、文献与版本、文学·语言、明清以来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的近代转型、中国·东亚·世界和书评
《珠海潮》(2019年第1期总第93期)分为专题策划、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教育、容闳与留学文化研究五部分,共12篇文章。专题策划部分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为珠海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贡献力量;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关注珠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研
《新周刊》作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记录着中国社会的脉动和中国与世界的互动。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新周刊》用敏锐的触觉、畅快淋漓的话语、犀利的评点方式,对时代、社会、城市、生活方式等进行精彩的解读和提炼。 本书包括高晓松、村上春树、李银河、蕾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