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整骨术有别于其他医疗整骨术,主要特点是天然、绿色、无创,拥有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案。本书作者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曾跟随名老蒙医包金山系统地学习了整骨手法。作者凭借对蒙医整骨术的深刻了解,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了该书。该书主要介绍了整骨手法及整骨学术理念,治疗全身各部位骨折、脱位、疑难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治疗儿童各种骨折的
在少数民族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特色医疗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被广泛使用,为了传承保护好这些医疗技术继续在临床上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各族人民的健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于2017年出版了《第一批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并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推广使用,得到广大民族医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反应良好。根据工作需要,我会又整理了《第二
本书是一本关于藏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技术标准。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品安全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衡量药品整个生产过程监控效果的指标之一。本书收集了青海省各药品企业生产的几十个藏成药品种,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主要介绍了这些藏成药的成分、制法以及按照2020版《中国药典
本书从纳西东巴文化的源流、特点和价值意义分别叙述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形成的基础,详细阐述了自然与纳西人、养生、阴阳五行和肺腑气血、纳西族东巴医学症状命名、医学尿诊基本方法等实用性、科学性内容,从东巴文化中分化出纳西东巴医药,为人们提供养生益寿,治法方药的理论依据。
阿古拉教授,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本书以传承创新为宗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医温针火针疗法予以深入系统全面的介绍。全书包括上、中、下篇及附录,上篇阐述该疗法的基础知识,中篇介绍临床应用,下篇展示研究成果,附录收载相关SCI数据库录入论文,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与时俱
傣医学专业系列教材。傣医内科学是云南中医药大学傣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教材用于培养傣医药高、中、初级人才,开展傣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传承傣医药文化以及国家傣医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实用性等特点。本教材内容涵盖傣医内科学的发展历程、理论特点、病证分类特点、治疗特点、学习要求及方法,详细阐述了傣医理论指
傣医外伤科学是傣医学中最具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傣医临床类教材的补充与拓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常见外伤科疾病及傣医外治方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本教材主要供傣医学、中医学等专业本科层次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按照编写原则,注重与傣医临床类教材内容保持一致,立足培养适应临床、傣医特色鲜明的高层次傣医药人才。本教材遵循民族医药行业人才
本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苗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意义、分析技术、生物样本前处理技术、研究方法和研究展望;第2章到第11章分别对贵州特色苗族习用药材头花蓼、隔山消、杜仲、荭草、白及、羊耳菊、天麻、黑骨藤、红禾麻、云实皮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动学研究、实践与应用进行全面归纳与论述。全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
《壮医药膳学》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壮医药膳专著。编委成员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进行实地调研后,本着“实学、实用、实效”的原则编写了此书。该书的部分药膳是首次公开,是其迄今为止,第一本系统研究壮医药膳学的精品之作,对普及壮医药膳知识,传承和发展壮医药膳文化,推动广西大健康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书分上编、中编和下
傣医学专业系列教材。本教材是云南中医药大学本科中药学、药学、傣医学、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多个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亦是云南民族医药学习的重要参考书籍。云南民族药学是介绍云南民族药使用的历史、发展和应用的学科。本教材内容涵盖民族药的历史沿革及定义,藏、蒙、维、傣、彝等民族医药的发展历程、著名典籍、医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