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选题是贵州出版集团专项资金《多彩民族文学书系》的延续性项目之一。书稿分四章,以时间为纵线,以事件和人物为横截面,以“青云路”为背景,全面展现了青云路及南明河流域七十多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生活在“青云路”上的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图景,从而展现贵阳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书稿展现了贵阳这座城市的精神坐标和精神肌理,为读者呈
本书以时间为轴,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讲述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凡人故事,勾勒出“中国人的一天”,折射当代中国的民生百态,全景式地呈现当代中国社会画卷,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浓缩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读懂当下中国。本书内容积极向上,故事贴近生活,体例新颖,图文并茂
本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聚焦城市发展,选取人均GDP全国第一的工商名城无锡为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展示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全书共15个篇章,情节跌荡起伏,环环相扣,以文学的手法呈现“建一流地铁创运营典范”,先后采访180多名亲历者,热情讴歌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全身心投入城市建设的一批改革先
这是一部关于广东生态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通过大量资料收集消化、实地采访,深入挖掘广东肇庆岳山林场的绿色生态文化价值,真实、生动书写了万人造林、绿化荒山的壮举和一代代肇庆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全书充分发挥报告文学的纪实性和文学性,以文学创作彰显时代,用文笔赓续“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是一部立足广东文艺繁荣发展,促进现实主
本书由中共湖北省委网信办编写,对2023年度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及省内其他新闻网站刊发的1000余篇原创评论作品进行评选,精心挑选出了100篇入选。这些优秀网评文章反映了湖北社会经济发展,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为时局建言,为湖北网评工作作出了贡献。本书以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优秀作品滋养人心,广泛凝聚了新闻媒体、社科专家、
自1991年开始设立的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代表了中国新闻业务的最高水平。每年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作为新闻写作的精品案例,在新闻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本书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编,收录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全面展现2023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践行“四
教育扶贫是一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一场长期的民生工程。本书为贵州支教的日记体纪实文学,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近距离观察思考并践行了振兴乡村教育的时代大课题。在国家教育政策大背景下,附中教育人响应国家号召,走向西部、走向基层、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本书在日常琐屑的教育教学中,揭示了教育的痛点、难点、堵点,用选
本书稿《勇立潮头与深度融合——上海优秀新闻作品选(2023)》,由主管新闻宣传的上海市委宣传部领衔编纂、撰写并作序。2023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督查组编发新闻评点稿百余篇。经过精选,新闻阅评共入书42篇。全书分为四编主旨在于分析和评价新闻人如何坚持舆论监督、热点引导、推进新闻实践探索。2023年上海以担当作为
山大日记网站自2013年4月设立以来,每日从山大师生及校友的日记投稿中选择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日记作为当日头条,每年年底将头条日记结集出版,以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示山大人尤其是一线、基层工作人员的风采,用最真实、最质朴的话语,解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山大人平实的工作状态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使大家关注一线、关注基
本书为一篇雕塑纪实文学。作者以亲眼所见、亲耳聆听、原汁原味的经历,通过15个章节,以故事的形式,全面、系统、客观的记述和回顾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担任景德镇美研所所长、雕塑瓷厂厂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刘远长,从2002年至2013年创作一轮十二生肖瓷(马第一次量少,后又补做1次)的完整过程。目的是为了将刘大师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