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训佳、汤其群编写的《人体寄生虫学》共四篇二十四个章,**篇总论,主要阐述寄生虫与宿主物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介绍专业术语、寄生虫基因组学、免疫、寄生虫的检查方法(包括新技术)以及抗寄生虫学药物。其他篇介绍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以器官为单位介绍重要的寄生虫,并且注意新现、再现和被忽视的寄生虫及其所致疾病的介绍。
《北京协和医院寄生虫彩色图谱》分为医学原虫和医学蠕虫两部分,涵盖了4类原虫和3类蠕虫,总计包括42种寄生虫,339张图片。针对需重点辨认的寄生虫,《北京协和医院寄生虫彩色图谱》还提供了不同拍摄角度和不同生长期的图片。通过结合寄生虫的生活史和临床致病性等描述,进一步加深对寄生虫形态学的辨别。《北京协和医院寄生虫彩色图谱》
《医学寄生虫学(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由南京医科大学王勇教授主编,联合全国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寄生虫学一线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医学寄生虫学(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包括总论、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和寄生虫病诊断技术共五篇二十章。《医学寄生虫学(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程(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实验教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积累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先进的实验技术,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类、整合,形成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篇九章,内容实用,层次清晰,涵盖了医学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全书共分5篇18章,内容涵盖总论、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和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治疗药物。教材依据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培养计划,结合我国国情,重点阐述了我国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寄生虫和重要病媒节肢动物
陈禄仕主编的《中国尸食性蝇类(精)》全书共4篇15章及附录,图文并茂,有黑白形态图180幅,彩色图59幅,表格65个。第一篇记述蝇类在双翅目昆虫中的分类地位,蝇类体位及名称,蝇类成虫基本特征,蝇类三龄幼虫基本特征,蝇类生活史及习性,蝇类与法医学的关系等;编制有尸食性蝇类成虫分科检索表,尸食性蝇类三龄幼虫分科检索表,蝇蛹
本书分为常见寄生虫检验技术理论和实训指导两部分,根据当前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对人体感染率高的寄生虫进行阐述,并介绍了寄生虫病免疫检查方法。
张瑞琳主编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技术指南及彩色图谱》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寄生虫组织切片技术、寄生虫超薄切片技术、病原学诊断技术、免疫学检测实验技术,以及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章节。内容涉及常见人体寄生虫实验标本的采集、保存和制作技术,实验教学中常用的寄生虫动物模型构建、人工培养和饲养等实验技
《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第2版)》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使用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第2版)》分十章。内容包括实验总则,常见人体寄生的线虫、吸虫、绦虫、原虫及医学节肢动物的实验内容,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与保存,寄生虫病实验动物模型等。书中附有常见寄生虫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