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是我社引进、组织翻译的一套大的系列丛书,网罗人类思想为经典的著作,如《孙子兵法》《君主论》《资本论》《梦的解析》等,由研究专家撰写深入浅出的解析读本,涵盖11个学科(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配有录音、视频,全文汉英双语,可作为大学生的通识教材和学术普及
本书是叶启政反省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收官之作。鲍德里亚提出象征交换与正负情愫交融(即矛盾)现象,认为后现代社会充满了意义中空的符号,这种符号的象征交换是人们互动的核心课题,而正负情愫交融则是人们呈现的基本心理特征。这种说法悬置了意义和价值,宣告了需求的死亡和价值的死亡。那人们何以自处?叶启政以此为起点,回溯西方社会思想,
本书可作为《象征交换与正负情愫交融:一项后现代现象的透析》的辅助读物,收录的是叶启政2008年后作的四篇论文,涉及霍布斯、尼采、弗洛伊德和有关大众现象与共同体的讨论。霍布斯、尼采和弗洛伊德分别活在17、19和20世纪,在西方社会思想发展史上举足轻重,思想有一脉相承的启发性和对当代理论的持续影响。作者对三位思想家进行了系
本书主要介绍了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部分。描述统计用于如何从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中介绍了单变量的统计描述、两个变量关系的统计描述、时间序列的统计描述以及多元回归的描述方法。推断统计用于如何科学地抽取样本并做出由部分到总体的推断。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
本书是一本引进版教材,在美国高校中广受好评,是社会学学科中关于研究方法的必读书目。本书中文本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组织译出,翻译严格准确,行文流畅,是国内社会学及相关专业学生了解、学习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点参考用书。本书共分五个部分、16章,既有社会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计划和准备,也有各种资料收集、分析的过程,还有最
《社会认识论》为当代经典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与哲学、科学史、社会学学科直接相关,兼及政治学学科、知识组织、政策制定与科学传播方向,可推广的学科方向比较丰富。1980年代,随着冷战消褪以及欧美当代史档案相继解密,以知识、权力与政治视角切入科学历史与哲学反思型研究渐成主流,社会认识论形成真理性社会认识
本书主要按时间顺序讲述1789年以来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社会学家及其主要著作和理论思想。这样做是想让读者深入了解主要人物的时代背景,尊重他们的思维模式,以更为正式的、规范的框架理解那个时代某个国家的问题或者全球问题。因此书中充分考虑了社会学基本文献和主要学者所在的时代语境,在每一章的末尾和全书结尾的年代
全球观测体系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对人观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科学准确地观测人群动态是精细化国家治理与社会服务中的重大研究与应用需求,同时也是解决人群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这一地学研究科学难题的重要基础,已成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理论与研究热点。虽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群动态相关数据,但是人群活动动态观测的可靠性与稳
本书是纽曼教授将其所著经典教材《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亲自改写的精要版。不仅内容更加通俗,编排更加紧凑,选取的案例也更贴近当下。全书面向大学本科生或没有接触过社会学和统计学的普通读者,展示社会研究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详细介绍了社会研究中的各类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并讨论了研究涉及的伦理议题以及其他研究
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专门方法与技术。《社会统计学》系统介绍了社会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从统计调查出发,在描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参数估计、统计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与时间系列分析等知识点的介绍,使社会统计分析从静态走向动态。《社会统计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