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大事纵览,基本涵盖了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二部分是文史百科,搜集了大量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军事、考古等方面的知识,很多是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新发现,可以开阔读者的眼界。一纵一横,搜罗古今,展现中国历史之概貌。
《资洽通鉴》一书,是由北宋的大学问家司马光主编。该著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鸡儒很多。就连现代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学者都对《资洽通鉴》称誉有加。可以说,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历史由人民创造,因英雄而精彩! 先秦秦汉前期是中国从分裂到走向次大一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华夏文明根基初步奠定,诸子百家的思想成为影响至今的“软国力”。这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或建功立业,造就辉煌盛世;或著书立说,泽被万事千秋;或保驾护主,问鼎江帝国江山。 在白寿彝教授的讲解中,孔
本书共由“文献篇”、“校勘篇”、“教学篇”三部分组成。文献篇是对历史上某些文献的研究;校勘篇探讨了宋代政府的校勘活动;教学篇是笔者多年从事“中国历史文选”课教学的一些总结。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中国海洋文化的曙光、先秦秦汉时期的海洋社会及人口迁徙、先秦秦汉时期的海洋科学认知等。《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先秦秦汉卷)》是以中国海洋文化史为体例框架,一泛搜集汇总、梳理辑纳学术界有关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成果,编纂集成的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分“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庸卷”、“
走进这本书,我们可以沿着丝绸古道,仔细欣赏这幅纵横于天地间宽大而纵深的卷轴画。在路上,我们可以尽情饱览风光壮美的沙漠、大河、戈壁、高山;寻访牵人思绪的佛龛、长城、石窟、古道、城堡和无数精美的文物;还可以一路倾听清脆的鸟鸣和悠扬的佛乐清音。正是通过这条大道,华夏民族把灿烂而独特的古文明传播到了全世界,而丝绸之路所承载的开
本书是一部史学研究论文集,收录了暨南大学史学研究作者及史学界名家的论文25篇,内容涵盖了自夏始至清为止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全书史料丰富,观点正确,值得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一读。
本书用英语编写,主要介绍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勾勒中国文化的发展大势,不仅填补了该门课程教材的空白,其本身可说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有益尝试,为汉语非母语的学生和读者提供了零距离接触中华文化,分享人类宝贵遗产的机会,这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校中国传统文
这本论文集从计划、征稿、稿件修改,至今已经近两年。云南大学新闻系自1997年独立建系以来,就把“民族与传播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方向,在2000年申报传播学硕士点时,“民族传播”也是其中一个研究方向。这样一个学科方向,是云南大学新闻系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区位、学科特色以及本系教师的研究兴趣和既往研究成果之后确定的,并非空
在中国古代高度集权专制的政治构成中,皇帝具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重要作用,自然也就成了帝国史学关注的焦点,实录便是记录皇帝事迹及其朝政的最重要史书。实录一般属于“编年附传”体裁,既以皇帝编年为主线,又适时插入大臣传记;极少数实录去掉附传,成为纯粹的编年体。自南朝萧梁以来,历代王朝政府均大张旗鼓地纂修本朝的皇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