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学刊》是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包括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史实考订、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本书第31辑,设置“汤寿潜与近代中国研究笔谈”“近代海外华商与中华商会研究”“政治社会史研究”“专题研究”“学术述评”等栏目。
本书稿是再版书,原书名是《甲午战争简史》,2014年首次出版。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本书稿从战争缘起、走向战争、战事初起、黄海大战、陆地之战,以至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与日本政府艰难的谈判过程,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甲午战争的完整过程。既有宏观大视野,又有微观的细节描写,是一本让大众了解甲午战争历史的普及读物。
本书为再版书,值“西藏抗英120周年”之际,因其难得的史料价值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而拟重新编校出版。本书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总干事拉巴平措和前中央委员阴法唐将军作序,共有“调查情况汇总”“特邀文萃”“中英两国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及其他”“西藏地方政府的几个布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有关的协定、照会、公报”“中印两国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1育部首批批准设立并直拨编制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古籍所无论在学科方向还是学术队伍的建设上,都有了长足的拓进,确立了以古今贯通研究这一新的学术理念为主导、以文献实证为基础,古典研究诸学科彼此交叉、相辅相成的科研与教学格局。今年是古籍所成立四十周年,特推出复
本书是畅销小说作家肖仁福创作的晚清时期历史普及读物。作者深入探究晚清七十年间的战争、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历史逻辑和人性逻辑观照当时情境和人事,抓住“利益”这一重要线索展开论述,生动呈现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慈禧太后、恭亲王奕等晚清人物所参与的跌宕变局,剖析其时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本书中,晚清激荡的文化冲突和观念裂变之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第2版)的其中一本,修订版补充了二十大报告的最新内容,更切合当下学习实际。本书注重不同专题间的历史逻辑,从宏观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问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追求为主线贯穿整部教材。与本科生使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同,本书侧重于对重大问题的历史背景分析,尤其注重国际形势与中国自
本书稿以社科文献出版社《罗尔纲全集》中收录的《太平天国史》(三卷本)为母本,将三卷本改为四卷本,并以简化字横排形式出版。《太平天国史》154万余字,全书88卷,分5大部分。第1部分为“序论”;第2部分为“纪年”;第3部分,列前后期百官职爵表;第4部分为“志”,内含上帝教、政权、政体、食货、刑律、外交、文艺等20节;第5
本书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教材为基本依循,按照教材章节体系分为十章,设计有教学目的、教学要点、框架结构、教学讲义、延伸阅读等板块。本书主要通过案例式教学与讨论,注重联系实际和纳入理论热点,贯彻教材的核心思想,推动从教材体系向课堂教学体系的转化。本书系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基于多年教学经验编写的教
本书由《清国杂观》和《清代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两部分构成。《清国杂观》成书于1908年,是日本妇女组织会员访问中国时留下的考察影像资料。影像中包含很多清朝贵族女眷的肖像照,还有各地女学校、家塾照片,如此大量的贵族女性照片在其他摄影集中较罕见,尤为难得;《清代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刊印于1909年。陆军贵胄学堂是清朝为储备
碧血难招蜀道魂:晚清资政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