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并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与方面。本成果聚焦于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现代化的三个方面:一是对华负面信息的驳斥能力,二是国际对华感知的改善能力,三是传播效能的评估能力。在百年未有之
在欧盟面临增长缓慢、十年紧缩后的政治动荡、英国脱欧,以及亚洲影响力的提升,欧盟在世界舞台上普遍被视为一个衰落的联合体。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欧盟仍然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以自己的形象塑造世界的超级行为体,而这主要通过布鲁塞尔效应来实现。布鲁塞尔效应是指欧盟通过颁布规范国际商务的法规,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标准,以及引领国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本书主要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战略克制与权力和平转移之间的关系。本书认为,权力的和平转移,要求崛起国家和守成国家同时采取战略克制。崛起国家的战略克制在于,该国能否避开有利于向守成国家投送军事力量的区域,以限制其攻击能力;守成国家的战略克制在于,该国能否合理定义对其国家安全重要的
本书是刘鸿武教授最新的英文论文集,其中收录了他近年来在中非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论文、演讲和访谈。刘鸿武教授是当代中国非洲研究的重要学者,是中国非洲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建设者。他一次次走向非洲,一次次拜师求知,在行走和观察中梳理非洲历史演进、非洲文化精神,在比较中思考亚非文明复兴、中非共享知识体系构建。本书所录文章,是刘鸿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局势发生了深刻转变,诸多“战略意外”的频发,使得百年变局下的国际社会更加不稳定、不确定。后冷战时代中美之间的包容性竞争取代了冷战时期美苏的对抗性竞争,降低了东盟国家的外部结构压力,使其获得了对冲空间。同时,国家能力的强弱和特定时期结构压力的变化则影响着具体的对冲形态和强度。本文以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关
本书是“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的一种。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与清政府交涉“东三省善后事宜”,经过二十余次会议的交锋,双方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正约及附约。《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底本现藏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对于双方谈判代表发表的各种意见,彼此争论分歧所在,以及谈判者的动作神情等,《条约》均有详细记录,具有较为
中国式现代化与广州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
系统梳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海外军事行动及上合组织联合军事行动的情况;以包括北约驻军地位协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协定》在内的国际条约、习惯国际法为参照,总结现代海外军事行动的管辖权分配模式;提出基于习惯国际法,上合组织安全合作中部队的派遣国有权主张刑事豁免权;分析上合组织成员国对国家行为豁免例外的立
本刊广泛荟萃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成果和动向,展开多元、细致的学理讨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知识增量。 本书为2024年第3期,收录卷首语、学理探幽、思者对话、学科评估四个栏目。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面临新的历史起点和学术创新的关键节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加速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人文社科研究产生冲击,给区域国别研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书从中国外交实践出发,尝试打破传统区域国别划分,从区域国别理论与方法区域国别与比较政治区域治理与发展研究国际政治评论四个专题,探讨区域国别研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