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为核心,将分藏于俄罗斯、英国、中国收藏的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进行解释与研究,对每件文献撰写叙录,对其版本形制,同时依其性质,分为医方文献、杂抄文献、针灸文献、兽医文献来分类研究,以理清西夏医学文化与其他民族医药文化交流的脉络,明确西夏医学理论体系及其与中原医学理论之关系。本书涉及19个编号32
本书根据《中国药典》和相关藏药标准,以及《藏药志》《中华本草·藏药卷》《西藏自治区藏药材标准》《藏药晶镜本草》等,对130多种常用藏药材的现代鉴定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书中介绍了藏药鉴定的历史和藏药现代鉴定的依据、程序和方法,重点介绍五种现代鉴定方法的实验内容和操作规程,依次详述了“植物类药材”“矿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
壮医药是广西特有的民族医药,特别是在壮族群众聚居的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四个地区流传广泛。自2008年开始,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同意,正式在广西开展中医药类别中医(壮医)专业资格考试试点工作。2010年开始,壮医的医师资格考试正式被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实行一年一考制。为方便考生及壮医爱好者复习学习,广西壮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技能,系统介绍了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在理论技能篇中介绍了苗药药剂实验的实验内容、常用原辅料和仪器设备、制剂通则检查、实验室规则和实验报告等基本知识,及粉碎、过筛、混合、制粒、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等苗药药剂实验基本操作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为实验方法篇,详细介绍了常规苗药剂型制备实验
该书为《藏族博士论文丛书》之一,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载有“年壬”病的257部藏医经典著作进行研究,对其记载的“年壬”病的本质及概念、病因、种类、症状、治则等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明确指出了“年壬”病的本质,9种不同的分法,根据人体部位、组织等的不同,可发生于头部、四肢、五官、五脏、六腑等,总计分为57大类。再按传染性强
本书稿是心隆病的诊疗研究。心隆病是位于心脏的遍行隆特性紊乱引起的隆盛型心脏病,它是心脏病中的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共四章:第一章心脏和隆的定义,心隆病的病根及疾病的外缘,心脏疾病的分类,心隆病的字义及演变,三因特性对疾病症状表现的影响,心隆疾病的分类。第二章身、心之间的关联,藏医学心理疾病的认识和分类,与双心医学之间的关系
黎药学基础
德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方法,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保存完整、流传最广、自成体系的当数傣族医药。傣族医药药方是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在治疗疾病时,通过药物的增减,观察治疗的效果,逐步筛选而成。所用的药方,少则二三味药,多则数十味药
本书重点介绍了每首方剂的组成、药味、剂量、制剂方法、主治功能外,还根据药剂的功效进行分类。书中又叙述了每章方药治疗内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妇科病、儿科病、六腑病、外伤、赫依、希拉等各种病症的类别、症状、治疗方法等。
本书收集整理了20世纪初,近代著名藏医历算学家益西曲培(1905—1981)编纂的藏医基础理论、临床学、历算学、临床实践纪要,以及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症的诊治等五篇亲笔手稿内容。作者师从著名藏医、历算学家钦绕诺布,手稿中论述了多年跟随恩师时传授的藏医学、历算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查阅大量藏医典籍内容,结合临床实践编撰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