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五编组成,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高潮为中心,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人民历次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及奋发自强的救国运动,分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1900年,随军记者乔治·林奇随英军来到中国,《东方与西方,1900年的交锋》就是他中国之行的记录,全书分为二十五章,从他踏上中国上海写起,直到事件结束,记录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描述彼时中国大地的自然状况,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困苦生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同时对西方侵略者的野蛮行为进行了道德批评和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孙中山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一个急速递进的变革过程。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革命后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而民国初年社会的混乱政局是封建王朝崩塌后的回澜,社会危机中又孕育了新的历史转机&he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性学术集刊。1994年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后,开始出版《民国研究》,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的园地。《民国研究》为CSSCI来源集刊,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2023年度资助集刊。主要刊载有关中华民国时期(19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混合式教学设计》是河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为基本依据,由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组织编写。“混合式教学设计”立足学生认知逻辑,遵循“问题—事实—价值”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思问练》是河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为基本依据,由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组织编写。全书体例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对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梳理,本书
罗元鲲所著《中国近百年史》,初版于1934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全书分上编“西力侵入时代”与下编“民国成立时代”,共计三十九章。上编以“清室之中衰”为开端,历叙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至戊戌变法、清帝退位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对晚清外交、学术进行综合研究。下编叙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与代表性团体,记载了南京临时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是著名史学作家唐浩明继《曾国藩》之后又一最新研究成果。作者从曾国藩存世的2000余道奏章中精选47道折片,并对这些折片产生的时代背景、折里折外的相关情事以及它在当时的作用、历史上的影响等加以评点介绍。全书还分析所选折片的写作技巧,指出其于报告这类文体的可资借鉴之处;并抉出折片中的精彩文句,以醒耳
本书用大量的北洋海军沉舰文物图片、通俗生动的语言全面讲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洋海军沉舰遗址出水文物的出水过程、保存状况、隐含信息,以及北洋海军军舰的建造和服役过程,特别论述了出水文物所代表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对海战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读者认清甲午海战的历史真相,正确看待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同时,书中还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