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常识读本:公民避险自救常识》侧重于躲避重大灾害、灾难的讲述,主要包括急救、火灾、家庭意外、地震、台风等方面,同时提供了灾难后心里援助的内容,实用且易懂。
《新型农民实用人才培训教材:农业防灾减灾及突发事件对策》从近几年广大农村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从防灾减灾和处置突发事件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全书共分6章,前4章介绍了农村的灾害防治,主要包括农村防灾减灾概述、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和补救、农村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以及农村其他灾害的预防和处置。后两章介绍了农村
《学术前沿研究:中国东北近代灾荒及救助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东北的水灾及救助、近代东北的旱灾及救助、近代东北的饥荒及救助、近代东北的瘟疫及应对等。灾荒史是以历史上所发生的灾疫及其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洪涝、旱、冰雹、霜冻、地震、饥荒、瘟疫等灾害内容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历史上灾疫
《铁泪图(19世纪中国对于饥馑的文化反应)》对1876年至1879年间华北地区的灾荒做了多角度的描述。书中以宽阔的视野,引述前代类似事件以及皇帝们颇为有效的赈灾政策,并论及近世灾荒:也对1845年至1849年于爱尔兰、1876年至1878年于印度南部发生的饥荒。以及英国政府的态度进行了诸多比较。整本书的结论强调无论是中
本书介绍了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防中毒等安全知识。
《大灾难:预测灾难的科学》汇总了历史上的重大灾难记载以及曾经的种种预测。这些灾难不仅曾使成千上万的人遇难,还会摧毁经济或者席卷地球上的芸芸众生。如果说过去我们面对这些灾难束手无策的话,现代的科学与技术则为我们提供了远远优于过去的方法和机会保护我们自己。这是一本内容丰富而又具有最新科学知识的书,抓住了灾难场景背后的人性特
《2010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图集》由序图、灾害概况、灾害专题分析以及减灾备灾、应急响应与恢复重建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序图”,为读者认识了解、分析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翔实的地理、历史背景基础信息,完整反映了中国疆域及与邻国的关系。第二部分“灾害概况”,包括自然灾害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和灾害损失区域评价三项内容
《灾害与明代政治》的内容提要如下:明代是一个灾害频仍的朝代,在其277年的历史中,发生了五千多次自然灾害。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以往学者所作的统计,真正达到了“旷古未有之记录”。这一时期的灾害除了具有数量多、频率高的特点之外,还呈现出空间分布广、地域分布不平衡、后期重于前中期、北方重于南方等特征。频发的、严重的自然灾害除了
《常见重大自然灾害及抢险救护》包括了自然灾害形成原因;水旱灾害;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国家防汛抗旱应急响应;突发地质灾害国家应急响应等内容。
《灾害现场人员的自我心理调节》是我们承担的2008年云南省“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研究”(软科学)重点项目“云南省灾害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组全体成员精诚团结、密切合作,经过不懈努力,不仅完成了国内首份省级“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预案”(草案)以及”心理援助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与编写工作,成立了“云南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