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介绍"秦风汉韵盛世长安"展览的154件精品文物,通过对文物本身的时代、质地、尺寸、出土单位、形制特征、其他相关信息、著录等的客观陈述,给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文物信息及其所反映的秦汉长安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中国画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其创作过程离不开笔、墨、纸、砚等文房工具。书稿围绕中国传统文房用品,采取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房清供的发展历史和种类,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房清供”的深入解析,分品种和材质详述其器型、使用方法、工艺特点等。全书结构清晰,行文流畅,资料丰富;大
中国古钱币历史悠久、形制多变,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以中国古钱币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古钱币的类型、铸造工艺,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钱币流通情况,引导读者领略魅力独特的中国古钱币文化。
紫砂壶被历代茶客奉为”茶具”之首,有”壶中壶”的美誉。用紫砂泥烧制而成的紫砂壶,具有优良的宜茶性、透气性,能较好地吸附气体,吸收茶之香味,并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味、茶香、茶色。紫砂壶还是一件艺术品。一团泥土,通过艺人之手,经过烈火高温,终成雅器。在这个过程中,材料提炼、造型设计、装饰、烧制等各个环节,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填补了国内外海丝港口遗产空白,是海丝申遗工程的支撑性遗产点,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收获,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港口遗址,国内唯一,世界罕见。本书完整讲述了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发掘历程与社会反响、价值意义,温州港从古至今
“知宋”系列采取编著的形式,邀请国内相关领域顶尖学者选编各方向的经典、权威论述,同时增加编者导读、按语,以尽可能全面、前沿、扎实的研究展现宋代的方方面面,从而清晰界定宋韵文化的概念内涵、深入研究宋韵文化的基本形态、准确阐释宋韵文化的精神实质、发掘提炼宋韵文化的当代价值。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二种,重点关注宋代的经济面貌。通过
2002年青海省海西州夏塔图吐蕃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绘有精美彩画的棺板,其中以彩棺侧板内容最为丰富。研究表明,彩棺左侧棺板画乃是对相关人群观念中“幸福人间”的描绘,右侧棺板画则再现了丧葬活动的一些关键性场景。这样一组对应图像,象征着人们对“生”与“死”矛盾关系的直观认识,以及应对“死亡恐惧”的方法机理。彩棺前后挡板所绘“四
《甘肃藏敦煌文献》系“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重点项目《敦煌文献全集》的子项目,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敦煌文献全集》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甘肃藏敦煌文献》是对散藏于甘肃省内11家文博单位的700多件敦煌写经系统研究、整理的
《甘肃藏敦煌文献》系“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重点项目《敦煌文献全集》的子项目,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敦煌文献全集》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甘肃藏敦煌文献》是对散藏于甘肃省内11家文博单位的700多件敦煌文献系统研究、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