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篇:历史文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绿色生态、时代精神。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大运河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今天的中国大运河状况怎样?大运河的开凿目的是什么?它的历史价值是怎样的?等。
本书通过文字、插图解答了以下问题:三江源为何被称为“中华水塔”、东北森林中有多少“百兽之王”东北虎和“二大王”东北豹、动物园之外的野生熊猫“滚滚”们是怎么生活的、神秘的“雨林歌王”是谁、是什么造就了武夷山这片生命绿洲等,向少年儿童展现了国家公园。
本书介绍了中原林木树种分类,共分6章,165种,主要包括乔木类林木树种51种,灌木类林木树种48种,阔叶类林木树种23种,藤本类林木树种12种,针叶类林木树种7种,经济林类林木树种24种。每一个优良树种介绍了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生长分布、优质苗木最新繁育技术管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优良树种的作用价值等。
实木层状压缩技术是一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速生人工林木材物理改性增强新技术。本书系统论述了实木层状压缩的形成及木材结构调控技术与方法,通过木材内部水分迁移规律、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和屈服应力差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层状压缩的形成机制,以层状压缩木材应用于木制品加工为目标,对层状压缩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
本书结合华南地区可食用野果的故事和古代典籍记载,构思出一个类似《千与千寻》的“神话桃源记”,将老师、学生和野果植物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小探险,并介绍了华南地区常见野果的一些特征和趣味知识。
本书稿为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绘本,主要讲述了野狼是如何在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统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本书从19世纪黄石公园当地政府付钱给猎人,让他们消除野狼对黄石公园附近牧场的威胁开始讲起,谈到狼群消失后公园出现的许多变化--包括植物、动物,甚至溪流的运作方式都因狼群的消失而受到影响。随后,本书记述了1995年狼群被重新引入黄石
楸树自古以来就有“木王”之称,是我国传统的著名园林观赏树种和优质珍贵的用材树种,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高档家具、装饰和高档胶合板的需求量急剧增大,极大地促进了楸树栽培。编者通过生产实践,调研楸树栽培中常见的问题,精选了100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为楸树栽培概
本书是在河北省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冀北山地主要生态景观林生态美化功能研究”、中央财政林草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冀北山地风景林生态美化技术示范推广”、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专项项目“塞罕坝生态景观林与森林康养产业协同化培育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综合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国内外最新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研究
目前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日益枯竭,林木特色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世界各国对于林木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保护与利用的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南主要林木资源》收集海南岛的15个代表树种,包括松树、白木香、三角梅、红花天料木、油茶、坡垒、青梅、桉树、木棉、马占相思、酸豆、降香黄檀(海南黄花
植物水分生理信息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水分不仅作为植物体的重要组成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水分也是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植物越冬过程中其体内冻融情况也与植物水分息息相关,开展活立木水分及其越冬期冻融信息检测方法的研究,不仅为农林业的生产管理提供指导,也为植物生理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为实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