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理论与应用》从光的电磁理论出发,系统、深入地讨论了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基本现象和遵循的基本规律。全书内容共分6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介质对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光的干涉理论与应用;光的衍射理论与应用;光的偏振理论与应用。本着厚基础、重应用,使读者学以致用的理念,《物
这套专为3-6岁的小孩子量身打造的科学丛书从生活中的知识入手,讲述物质、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的物理过程。书中包括大量生动有趣的图片、简单轻松的文字介绍,以及童稚可爱的科学简笔画。本册带来光和声音的知识:光是一种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能源。如果没有光,周围就会变得黑暗。声音是一种我们可以用耳朵听到的能源。声音可小可大,它们通
《干涉成像光谱技术》介绍了成像光谱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当今成像光谱技术的前沿领域与最新研究动态,论述了干涉成像光谱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介绍了时间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空间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以及时空混合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原理、探测模式及特点,并对新型偏振干涉成像光谱技术进行全面论述和深入讨论,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对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作者在第一版(1994)和第二版(1999)的基础上修改和增补而成。本次修订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对内容作了较多的重写和修正,删除了一些不重要的章节,并引入了近期光学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基础光学——建立“光”的电磁波理论,阐述各种基本光学现象;下篇:选
《光学信息技术原理及应用(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第1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是上海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教授依据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并参考国内、外优
本书由“晶体光学”和“波导光学”两部分组成,其中,“晶体光学”部分讲述晶体的基本知识,包括晶体的对称性和晶体的分类;介绍了张量的概念,讨论了晶体的线性光学性质。叙述了晶体的外场光学效应,讨论了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波导光学”部分讨论了平面和光纤两类波导,用几何光学法研究了波导的传光特性,用波动方程法研究了波导模式场的
光谱学是通过物质(原子、分子、团族等)对光的吸收与发射,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起源于17世纪牛顿(I.Newton)进行的色散实验,但是此后一百余年,其发展一直是很缓慢的。1814年夫琅和费(J.Franunhofer)用棱镜在太阳光谱中观察到576条吸收线,1860年,基尔霍夫(G.R.Kirchhoff
本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光学成像基本理论,讲授高斯光学与各种光学元件的成像特性,介绍像质评价和光能计算方法;第二部分讲授各种应用光学系统,除经典的目视、摄像、投影光学系统外,还包括激光、光纤和红外等现代应用光学系统;第三部分讲授光学系统设计方法,系统介绍光学系统设计的全过程。
Multi-WaveMixingProcessesFromUltrafastPolarizationBeatstoElectromagneticaUyInducedTransparencydiscussestheinteractionsofefficientmulti-wavemixing(MWM)processese
本书内容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光学系统的近轴成像、实际光学系统的拦光和像差、光度学基础、光学仪器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