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研究》分四篇,内容包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分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证分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分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的路径及再思考。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二元结构理论、推拉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立足中国国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其主要内容为:在靠前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发展经济学为依据,结合制度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管理学
《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中国经济文库·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二)》主要内容包括文献回顾与述评,研究方法,特大城市产业布局和流动人口就业,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和居留意愿,城市功能定位下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分析,结论和讨论。
本书从2035年广州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出发,立足全球城市人口发展需求,以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等五个全球城市形成过程中人口发展历程规律为参照,考察广州人口的发展趋势;研究影响城市成长为全球城市的主要人口特征,查找广州与全球城市的差距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当前广州所面临的人口发展形势和挑战,对广州未来的人口发展战
当前,中国人口结构进入以老年人口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老龄化阶段。在这样的基本条件下,未来就业形势的稳定、工资增长以及人民社会保障体系等都需要提前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全球新兴科技革命对传统劳动关系发起挑战,在稳定就业的前提下,加快人才培养、缩小劳动力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差距、优化劳动者权益保障将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重点
本书是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2018~2019年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三个部分: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本书利用北京市政府、统计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和资料,结合报告作者们的深入调查和研究,立足北京市人口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城市社会治理、老龄化挑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20周年,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成就和经验,更加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老龄协会拟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为此,面向全国开展论文征集活动。本稿为对所征集论文由经评审、遴选出的
我国的穆斯林民族主要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和塔塔尔族。本书通过对武汉、广州、杭州、宁波等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和大量的访谈与参与观察,分析了穆斯林流动人口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穆斯林流动人口城市经济融入、社会关系融入、制度融入、文化
生育国策的改变在我国催生了大量妇幼保健医院,也使妇产生育的工作量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医院优质管理并做好相关质量风险控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书分产科、生殖中心、日间手术室及护理4大部分共12章,分别介绍了妇产生殖领域根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JCI的工作标准,正在我国一些优质医院或中心成功应用的一系列表格,以及如
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如何在老龄化社会中有效释放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的增长潜力,如何在经济增长中妥善解决好数亿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这已然成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十分迅速,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41亿人,占人口比例为17.3%,而2011年仅为1.84亿,占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