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吉县站),源于“六五”期间北京林业大学高志义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重点研究项目“黄土高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研究”,开创了以吉县红旗林场(马莲滩)为主的野外试验研究基地,“七五”期间通过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黄土高原地区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基本上完成了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农田生态系统卷(湖南桃源站)(1998-2007)》的编纂,CNERN综合研究中心首先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农田、森林、草地与荒漠、湖泊湿地海湾生态系统历史数据整理指南》,各野外台站按照指南的要求,系统地开展了数据整理与出版工作。该丛书包括农田生态系统、草地与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从斑块、边缘、廊道和景观结构的镶嵌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说明了这些原理在景观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与众多生涩冗长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书籍不同,此书通俗易懂的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湖泊湿地海湾生态系统卷:湖北东湖站(2002-2006)》为湖北东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据指南进行编撰,以整理收集和共享东湖站监测和研究数据的精华为宗旨,在对大量野外实测数据的统计汇编和精简编撰的基础上整合而成,反映了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典型的浅水城市内湖泊——武汉东湖的生态系统的结
本书对进化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保护环境等生态学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普通生态学(第3版)》是作者数十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总结,全书80余万字,插图267帧,包括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部分,共分成6篇:绪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全球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第3版)》是在此书前两版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除后两篇是新增补外,其他增补内容还有:生物与气候;植物对紫外线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森林生态系统眷(湖北神农架站)(2000-2008)》建于1994年,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作为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核心台站,神农架站的目标是长期定位监测研究我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建
化学生态学是一个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交叉学科,主要针对生物种间、种内通过次生代谢物质为媒介的化学关系,探讨生物间的化学联系及其作用机制,为减轻农药污染、有害生物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新视野和途径。本书从分子到生态系统的尺度介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化学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作者在掌握
《生态学研究方法》介绍了生态学研究中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概括了从取样技术、种群及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景观的研究方法,到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可作为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研究和大专院校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等专业师生的教材与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