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阐述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和沉积岩岩石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进展等。本书在重基础、重实用的前提下,融入新成果,合理安排各章节的内容,既包含了作者多年来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也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和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的主要成果之一。澜沧江德钦段地处“三江并流”腹地,山高谷深,活动断裂密集,岩体结构破碎,地质条件复杂而脆弱,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本书采用高精度遥感、无人机航测和地面调勘查等技术方法,开展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成灾机理及风险防控研究,解决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问题,
现代地质学是在传统地质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有了全新的地球观,对地质作用有了全新的理解,已经被现代化技术武装,正在走向全面数字化。本书以讲义的形式写成,共分十讲,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现代地质学的特点和地质学的起源,对矿物、岩石、地质作用、构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的关键知识点做了阐述,对中国地质做了简介,并介绍了地质学家的思维
本书以《朝鲜地质》(1993,俄文版)、《朝鲜生物地层》(1990,朝文版)、《韩国地质》(1999,韩文版)、《韩国地质论》(1985,韩文版)等著作以及大量地学期刊论文为基础,结合中朝及中韩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经系统综合研究、分析对比以及笔者20多年来与朝鲜及韩国同仁的学术交流心得体会编著而成。全书包括三篇十章,是
本书为《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文丛》院士文集之一,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织并负责出版事宜。本自选集收录孙友宏院士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已发表的部分论文37篇,内容涉及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深部大陆及极地科学钻探、仿生钻探技术、钻机及钻具材料、地热及其他。反映了孙友宏院士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成就,内容
本书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文丛之一。文集主要精选了莫宣学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已发表的33篇科技论文。内容涵盖了岩浆热力学与岩浆成因、岩浆-构造-成矿分析、特提斯演化、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科学理念五部分。包括9篇英文论文和24篇中论文。主要内容集中于岩浆热力学研究和岩浆-成矿-构造方面的内容。这些论文均发表于
本书为《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院士文集之一,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织并负责出版事宜。本自选集收录李曙光院士作为第一作者和联系作者的重要论文,均发表于代表性期刊上。
本文集为“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系列图书之一,整理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第一部分为深时,具体包括“深时”(DeepTime)研究与沉积学等2篇;第二部分为CORBs,包括UpperCretaceousoceanicredbedsinsouthernTibet:amajorchangefromanoxi
本书精选了刘俊来二级教授已发表的9篇科技论文。全部为英文论文。涉及岩石变形机制研究、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伸展构造、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剪切变形、特提斯动力学4方面内容。这些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973课题、863子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题、教育部海外名师计划、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研究成果,均
本文集主要精选了邓军院士已发表的11篇科技论文。书稿涉及胶东地区:提出“胶东型”金矿床新类型、西南三江地区:创建“复合成矿系统”模式、系统总结中国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3方面内容。全部为英文论文。这些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973课题、863子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题、教育部海外名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