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堂·当代学术名家文丛。本书为我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俞正樑教授的学术文集。全书按照“理论与思考”“格局与大国”“战略与外交”三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理论研究文章40篇。“理论与思考”围绕全球政治新范式、国家治理新范式、国际关系新理论等进行了前沿学术理论追踪和介绍。“格局与大国”则对国际新格局、美
蒙古人西征打开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导致13-14世纪罗马教廷向蒙古大汗的一系列遣使,双方信札往来,谋求订立盟约。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将这一历史进程称为“亚洲高原同西方古交际史中之一异迹”。1923-1931年,伯希和在梵蒂冈蒙古外交文献的基础上,参照多种文献,对这一过程进行考证性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此即《蒙古与
在当前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国际组织的角色和能力愈发重要。全球正面临着一系列复杂而紧迫的挑战,从全球卫生危机到气候变化,从贸易纠纷到人权争议,这些问题无国界,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国际组织在其中扮演了协调、调解和提供方案的关键角色,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本书通过国际组织制度篇、国际组织实证篇、联合国秘书长篇和国际
本书稿是张民选主编的“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丛书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2018年度一般项目的结题成果,主要选取美国、英国、瑞士、荷兰、日本、泰国等国家的20所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领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高校,对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包括高校相关的课程建设、实践设计、实习见习等方面的理念与举措进
自2017年以来,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印太战略”逐渐成型,导致“印太”地区内各国关系进一步分化,国际秩序发生重大变革。本书以美国政策性文件、政要演说、法律文件等为主要文本材料,从历史、理论与现实三重视角论述了美国推进“印太战略”的动力机制与内在逻辑,从安全政策、经贸政策与外交布局三个层面分析了美国“印太战略”的
本书是匈牙利总理首席政治顾问鲍拉日·欧尔班的著作。该书系统阐述了匈牙利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匈牙利要采取的战略。该书认为,“东升西降”是大势所趋。为了对抗中国影响力,美西方选择阵营对抗的思路,对中国发起新冷战。但作者认为,阵营对抗不符合西方和匈牙利利益。匈牙利希望通过互联互通战略,充当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从而化解新冷战叙
2024年是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连续第二十一年编辑出版本论文集,旨在为国内专家学者提供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平台,同时希望对研究国际军控、裁军、防扩散等问题的学者有所启迪。本书收录了16篇论文,涉及核、外空、生物、网络、人工智能、导弹防御等领域最新情况和态势,基本涵盖了过去一年国际军控、裁军、防扩散领域的重大事件,在一定程度
区域国别学(第四期)
1989年,当柏林墙倒塌、东欧集团解体时,世界政治的坐标随之发生变化,其影响对欧洲来说最为显著。欧洲各国迅速趋同,它们所享受的自由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但与此同时,欧洲越发依赖金融市场;过去的黑暗势力未曾消亡,帝国主义仍有诱惑力,民族主义死灰复燃,种族思想继续驱动仇恨、暴力和流血事件发生。本卷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第
本书以国际法为切入视角,以网络恐怖主义为研究对象,明确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对恐怖主义在网络科技时代的具体表现以及各国针对网络恐怖主义的立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国际法角度共同应对当下网络恐怖主义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中国对于维护国际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促进网络空间国际法立法所作出的贡献,对打击网络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