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出版社整理编纂,因篇幅限制,分设三卷出版,本卷为第三卷。按标准分类号编排,承续第一、二卷,本卷收录了截至2021年7月发布的纺织机械与附件基础通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及2021年新发布的产品标准。
本书详细介绍了可控多射流静电纺丝技术——针盘静电纺的产生背景、纺丝原理、纺丝参数影响规律。重点介绍了当前纳米纤维批量化生产方法,可控多射流针盘静电纺的提出背景及纺丝基本原理;并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对传统管式单针头静电纺和圆盘静电纺进行比较、优化纺丝参数;最后,通过可控多射流针盘静电纺技术制备粗糙表面纳米纤维及柔性有机
本书收录了2016-2020年中国纺织行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和“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并对其中部分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项目进行了介绍,是《中国纺织科技获奖三十年(1978—2008)》和《中国纺织科技奖励(2009—2015)》的续篇。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更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十三五以来,我国纺织工业逐步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科技、时尚、绿色智慧型转变。现代纺织技术已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空气、水、油等过滤材料;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轻量化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机织物组织结构及织物分析方法、织物外观形成原理及上机工艺要求;纹织物的装造、电子提花原理;服用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内容及形式,棉、毛、丝、麻、化纤等不同风格大类典型产品的风格特征及设计实例;机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知识及设计实例。本书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包含课程微视频、多媒体课件、组织结构及织机工作原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汉魏》 从五星出东方到异域神祇,丝路上的汉魏风华 本书为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之一。本书包含国内外研究中国汉代到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的丝绸图案,叙述当时丝绸图案的艺术风格。全书研究总结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的色彩特色、材质特色、纹样特色和多元文化特色,明确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的时代价值、
本书为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之一。刺绣源于民间,起源较早,使用较广。宫廷刺绣相对于民间刺绣而言,是指出自宫廷或用于宫廷,即由宫廷制作或在宫廷使用的刺绣品。本书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依据,结合历史文献,系统介绍了宫廷刺绣的生产、管理和相关制度,宫廷刺绣种类,宫廷刺绣遗存的技术和艺术特征。探讨了宫廷刺绣相对于民间刺绣的独特性:宫
本书为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之一。本书包含国内外研究中国汉代到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的丝绸图案,叙述当时丝绸图案的艺术风格。全书研究总结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的色彩特色、材质特色、纹样特色和多元文化特色,明确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的时代价值、社会意义、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指出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远远超过了丝绸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为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之一。本书介绍了国内外遗存的中国清代丝绸文物,叙述当时的丝绸艺术风格。借助国内外遗存的清代丝绸实物、图像、文献,梳理了清代丝绸的代表性品种、工艺特点,分析了清代丝绸设计的纹样特色、造型布局,总结了清代丝绸艺术的时代特征。透过书卷画册中的丝绸图景,细观遗存的丝绸文物,探究清代丝绸艺术的时代风貌,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2019YFC1521300)锦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的成果之一。丛书共十卷,精选全世界各文博机构丝绸文物,结集全国专业学者团队编写。每卷著作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和研究自汉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