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对时尚文化产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协同论、产业创新体系等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时尚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构建包括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在内的时尚产业创新体系实现9+2城市时尚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海派》由近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大家陈子善教授主编,为首部以“海派”命名的雅俗共赏的海派文化专题读物。主要内容涵盖:1)名家“日记与书信”,通过名人的信札或明信片,真实再现当时社会背景与作者境况,可读性及文献价值极大。2)“名家”话题或口述实录,再现早期的往事以及专题轶事等。3)专题研究,披露早期事件的真相,以进一步还原历
《数字文化产业研究》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创办,是国内第一本聚焦数字文化产业前沿研究的学术辑刊。本辑刊以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研究为选题方向,运用文化产业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本辑聚焦数字文化产业全球第三次浪潮,设置数字文
城市文化传播研究丛书。近几年来,在移动通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在高质量发展道路指引下,文化与旅游融合越来越紧密,文旅新业态发展如火如荼,文旅新业态消费市场生机盎然,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本书首先从整体上分析2023 年以来上海乃至全国文旅新业态的发展态势、市场亮点、存在的
《非遗传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创办,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骥才为集刊名誉主编。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为顾问。主要收录法律法规、理论研究、调查与报告、非遗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史料与掌故、轶
《大美扶风》是以介绍扶风县悠久的人文历史、淳朴的民俗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读本。全书抓住扶风地方文化中具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通过典型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深入的介绍,力求用简洁平实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内容,加深读者对扶风地方文化的了解。《大美扶风》图文并茂,插图丰富且切合内容。全书内容按专题编排,暂定十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化的信息为生产要素,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我国各个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当今社会万物互联,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传统经济的价值创造和运行模式,开拓了文化产业的新空间、新业态、新市场、新政策。本书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以“文化+数字技术
本稿是一部展现深圳2022年探索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的研究论文集。包括总报告1篇,“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栏7篇,“人文湾区与文化艺术”栏8篇,“文化流动与创意城市”栏7篇,一共4栏23篇。对新兴城市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的动力机制、类型选择与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对经济、技术、公共文化和社会机制与新兴城市文化流动和
本书是一部展现深圳2023年以来文化创新成果及探索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的研究论文集。由深圳社科院组稿,本稿是深圳社科院“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系列丛书的年度项目。5个专题栏目、24篇原创论文。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高度,对新兴城市文化流动与文化创新的动力机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努力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江苏担当,彰显档案作为,弘扬档案文化,作出档案贡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