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物雕刻实用丛书》收入了木雕、石雕、瓷雕、玉雕等工艺美术行业优秀艺人的作品,分《观音百态》、《弥勒百态》、《罗汉百态》、《关公百态》等门类。本套系列丛书为广大传统工艺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徐秉方,1945年生于江苏武进市,工艺美术家,从小受家庭薰陶,从事竹刻艺术40余载,他的作品在已故父亲徐素白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文物世界》、《美术家》等海内外几十家报刊、杂志上介绍。
花鸟鱼虫题材的创作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创作类型多样化。从小型的把件到大型摆件,从单一的花类创作到复杂的花果、花鸟群体创作,无不体现了几代艺人艰辛的探索与创新。《花鸟鱼虫百图》为“中国寿山石”系列之一,突破传统样式的局限,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素材,从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采用特写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运用娴
簿意是寿山石雕的一种独特的雕刻技艺,也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少有的以技法要求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而命名的一种雕刻技艺。“薄意”极好地保持了寿山石的自然之美,利用石之色、纹,避剔砂格,巧化裂痕,取美弃疵,悉心构排,化腐朽为神奇,唤出彩石的生命与灵魂,在有限无限之间尽显超越之美。
本书突破传统样式的局限,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素材,从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采用特写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运用娴熟的多层次圆雕、高浮雕、镂雕等技艺,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精工雕琢,表现出不同类型的人物,并赋予不同的时代特征。
《中国寿山石4:传统人物百图》突破传统样式的局限,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素材,从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采用特写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运用娴熟的多层次圆雕、高浮雕、镂雕等技艺,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精工雕琢,表现出不同类型的人物,并赋予不同的时代特征。
“百花奖”是由原国家经委、轻工部于1981年批准设立的,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奖项。多年来,“百花奖”的评选活动,极大的鼓舞了各相关企业和创作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国家工美“珍宝馆”的馆藏品就是由“百花奖”评选出的*作品组成。 《2010中国玉器百花奖作品集(精)》(作者王振、唐克美
仙佛人物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仙佛人物雕刻是中国民间古老的工艺,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它源于史前初民的图腾膜拜,随着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发展而发展。佛、道、神仙在中国传统人们的心目中是善良与正义的化身,救众生、驾祥云、骑瑞兽、云游四海。人们对仙佛人物的敬仰和膜拜,更多的还是他们的纯洁、善良、见义勇为、驱恶扶正等高尚品德。
玉雕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千载不变的好古风,君子爱玉,知之、好之并乐之。古之仁德淳厚,正是今世之人的理想品质。中鼎元在玉雕艺术上的积极探索,为传统玉雕注入了新时代的生命力,也为当代玉雕艺术的发展,开创一种全新的思维与发展之路。由博观主编的《汤盘孔鼎有续作(中鼎元玉器庚寅卷)》主要内容为人间正道是沧桑,以器明道,古仪之尊,
和田玉资源出现危机,所以我收藏玉并不让雕刻,害怕让一些拙劣的雕刻将其糟蹋了。寿山石资源同样面临着危机,我也曾主张过还是少雕刻为好。但读了陈礼忠的《石艺春秋》这本作品图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杰,说他是国手也罢,说他是大师也罢,总之,这个时代的寿山石是不幸的,同时,又是有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