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3版)
青藏高原大地测量研究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已通过作者单位保密审查,不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空间态势感知主要实现对空间目标的探测、跟踪、识别以及对空间事件的评估、核实与环境监测预报,是应对空间威胁、确保空间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进入太空和利用太空的技术能力,各国正积极开展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的建设。光电感知技术获取目标的光学信息,
本书主要介绍空间态势感知中光学数据的智能处理方法,包括如何获取大规模空间光学数据、如何提升数据质量以及光谱数据的应用等。本书中用到的大部分数据处理技术基于时下最流行的深度学习方法,从数据中“智能”地学习特征映射并实现空间光学数据的质量提升和目标识别。本书通过清晰的理论阐述和实际案例分析,引导读者了解智能处理技术在解决空
本书紧跟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卫星导航基准站、对地监测网络与时间序列产品、时间序列模型、基准站坐标时序解算与分析、坐标时序噪声模型估计方法与应用、坐标时序应用分析及其分析工具,系统地阐述了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其基本理论,同时开发了坐标时序应用分析工具,深入探讨了IGS基准站的坐标序列的最佳噪声模型
本书主要介绍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启用与实施进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测绘产品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理论与方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维持方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成果的提供与后续技术保障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坐标系、坐标框架,地图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涉及的基本概念、曾经使用过的各国家大地坐标系与2000
本书主要研究北斗/GNSS多频多系统偏差估计以及精密单点定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首先,深入系统地研究GNSS观测值偏差估计方法、数学模型、时变特性及校正方法,主要包括系统间偏差(ISB)、差分码偏差(DCB)、相位小数偏差(FCB)、频间卫星钟偏差(IFCB)等。其次,针对GNSS多频多系统PPP及模糊度固定的关键算法展
为规范本市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绘的技术要求,满足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基本需要,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本市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绘和相关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维护和应用等,其他数字地形测绘在条件相同时可按照本标准的要求执行。
本书共7章。第1章介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测量原理”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第2章介绍“测量原理”课程的3个实验;第3章介绍“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5个实验;第4章介绍从测量原理、最佳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评估等方面设计安排的综合实践课题,以及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示例;第5章
本书对GNSS/INS组合系统数据处理及GNSS/INS高精度精密定位测姿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全书共7章,前3章介绍了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卫星与惯性组合系统的基本理论,后4章则介绍了精化组合系统函数模型及随机模型的各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