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汪昂创作的古代中医药学著作,共八卷。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之书。其中内容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本次整理以清代致和堂《新镌本草医方合编》为底本,由山西名中医李可在世时点校。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
本书选择广西产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围绕广西产铁皮石斛的品质形成与其生长途径调控的相关性开展研究,以光照为调控因子,考察不同光质、不同光强处理下铁皮石斛的生物量和甘露糖含量的变化,分析影响铁皮石斛药材生长发育和质量形成的因子,优化铁皮石斛的种植关键技术;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光照对其基因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从分子层面阐释光
本书主要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合并症中医处方的总结,以1993年至2022年间已发表的文献及已出版的书籍为依据,收集、整理与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糖尿病合并症相关的中医治疗处方,主要从内服与外治两个方面展开,运用逻辑学方法,对糖尿病相关内服的方剂、中成药、调理方与外治的针灸方、推拿法及外用方等进行总结,系统整理了其构
沉香文化在历史上昌盛了上千年,却在近现代中断了上百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沉香文化不但全面复苏,还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本书从中国沉香文化、世界沉香文化、广东莞香文化、海南崖香文化、沉香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五个章节,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中国沉香及沉香文化,内容涵盖中国香文化的本质内涵、总体概况、历史特征和演进规
本书系统收录江苏城镇常见药用植物260种,介绍每种植物的科属、中文名、拉丁学名、生活型、花果期、别名、识别要点、生物学特性、功用及观赏应用,是一本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植物科普读物。
本书为中成药解读类图书,作者根据多年的学习和研究经验,以及多年的总结和整理,对人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中成药进行了非常通俗的解读,涉及的中成药包括六味地黄丸、保和丸、加味保和丸、龙胆泻肝丸、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丁蔻理中丸、香砂六君丸、归脾丸、明目地黄丸等,解读中重点解释了中成药配方组成中各个中药的所起的作
本书聚焦于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中药的精髓与应用之道。内容不仅涵盖了中药的传统知识框架,包括其独特功效、精细炮制技艺及精妙配伍法则,更紧密贴合现代临床需求,详尽解析了中药在各类疾病治疗中的科学应用策略、剂量精准调控及严格用药禁忌,确保中药疗效的最大化同时,也兼顾了治疗的安全性。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文献记载及民间流传的单验奇效良方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书在1971年朱守华编写的《常见病单验方选编》一书基础上完善、增补而成,分为内、外、妇、儿、肿瘤、皮肤、五官八大部分,囊括170余种疾病,共收录方剂2200余首,书中方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药源易得、疗效确切,且易学
本书收集津门名中医验方秘方,津门医家辈出,医籍繁博,为津门的繁衍昌盛、兴旺发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临床诊疗当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验方秘方流传至今,本书对津门医学流派进行深入研究、交流弘扬,梳理它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挖掘和发扬地方性医学的学术内涵,诊疗特色与优势。不断提升发展津门中医药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信心,有助于
《青海省藏医医疗机构中(藏)药饮片临床应用技术指南》由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以《青海省藏医医疗机构常用中药饮片通用名称目录(2022)版》收载的432种饮片(动物药52种、矿物药42种、植物药336种、其它药2种)为依据,结合我省藏医医疗机构应用中(藏)药饮片的特点,对饮片基源、前处理、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