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源流评介》的主旨,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源流做评介,从一个侧面达成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过程的梳理和总结。人们不断地对思想的历史进行回顾与思考,其实是已经变更和发展了的社会生活对传承中的思想及其方法的不断地究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对传统思想的丰富和更新。对古代思想源流进行梳理和总结的目的,实质是为了满足现
《天人之学:唐明邦自选集》是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唐明邦先生一生的治学总结,选辑了唐先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50余篇,分别从传统思维、人文易学、象数易学、儒学、道学、佛学和古代科技等多方面阐述了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在现时代如何发扬传统文化精华的思考。
《胡适精品典藏(04):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共分7章,分别对齐学、杂家、秦汉之间的思想状态、道家、淮南王、统一帝国的宗教、儒家的有为主义,对中国中古思想史进行研究讨论,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胡适的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全书共分12篇。以人物为主题,系统论述从老子到韩非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作者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形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一书基于苟小泉博士在博士后期间所完成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术成果,现在经过作者的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正式出版,这无疑令人欣慰。
《胡适作品系列: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的成名作,也是民国学术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揭示了先秦时代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对此一时段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中国轴心时代诸子学说以及中国佛教,主要探讨了儒、墨、道、法、名、《易经》、佛学的核心概念、主题以及论辩方法,描述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一些观念在后世经学者阐释的流转传承。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内容包括老子、孔子、墨子、杨朱、别墨、庄子、荀子以前的儒家、荀子、古代哲学的终局、齐学、杂家等。
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性资源,主要体现在先秦时期形成的诸子百家思想和中国特色的佛教之中。本书从“安身立命”、“寻根究底”和“治国理政”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特色,以见其在世界现代文明体系中的特殊意义。
本书内容包括: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当代的素质教育、冯从吾的学术思想及其学风、韩国当代哲学家金忠烈哲学思想述评、关于实学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黄帝文化与黄老之学、七夕文化源流考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