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史料中精心撷取那些最重要的片段,串联成一条中国历史演变的清晰脉络,并让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一一登台亮相,于经天纬地时挥洒文韬武略,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阅读本书,于今天的读者是一种重温,更是一种回味与期望,重温往昔的惊心动魄、苦难辉煌,然后便有悠
本套书主要包括:《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上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中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下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共3册)》内容简介:十三经是儒学的基本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远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对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
本书在徐中舒先生手写讲义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录音补充,由徐先生的孙子——四川大学学报编审、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师徐亮工整理而成。是作者多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内容包括自原始社会至秦朝的历史。从中可见徐中舒先生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学科交叉研究先秦史的独到视角和治学门径及基于扎实的古文字功底而对先秦史料的得
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的《一本书知晓中国历史丛书》之《一本书知晓夏朝》总共分为四章,分别讲述夏前历史、夏朝著名人物、夏朝著名历史事件以及夏朝的科技、文化成就。《一本书知晓夏朝》内容通俗易懂,集知识性和故事性于一体,让您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全面了解和把握夏以前及夏王朝的历史。
本书以《左传》笔墨与春秋女性的人生经纬为入口,探查了《三礼》中不平等的性别印记,《周易》“天尊地卑”体系下的“乾”与“坤”和孔子学说女性态度对《左传》叙事产生的完全以“礼”为标准的道德判断,并以《左传》女性纪年检讨和个案论要为基础,探求《左传》女性的人性诉求与性别角色之间礼法冲撞的必然因由。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结合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各个研究室的同志们的研究实际,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古代研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回顾了这30年来的研究历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是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集体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属社科院资助的重点科研项目。
春秋左丘明著,以记录春秋时代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迹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外传》。在《国语》中,我们选择《国语》中有关道德建设的篇章进行了简注和翻译。 《国语》243章,《国语》选138章,占原书近百分之六十。没有选人的篇章,有的所讲的道德与当代社会差距太大。如《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别予男女之礼》
《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从1979年作为试用教材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作为正式教材出版以来,到现在已有2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这部教材先后重印16次,总发行量达一百多万册,至今尚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在使用。使用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实为始料所不及。应该说,这是广大高校师生对我们的极大信任
由国家教育部组织十院校编写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从1979年作为试用教材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作为正式教材出版以来,到现在已有2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这部教材先后重印16次,总发行量达一百多万册,至今尚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在使用。使用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实为始料所不及。应该说,这是广大高校师生对我们
《左传》被尊奉为经,是中华元典之一。它以叙事解《春秋》,记录了约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事件,塑造了一大批历史人物群像,在经学、史学及文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国学经典:左传》为《左传》的选注本。本书在众多名篇中,尽量选取那些能够反映春秋时代特点的历史事件,兼顾文学性、史料性与学术性,力求具体而微地反映《左传》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