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8个部分组成,即: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简介,主要活动,学术讨论会和纪念活动,地基处理技术培训班,《地基处理》刊物,组织编写著作,历届委员会委员名单,部分地基处理单位介绍。试图从不同方面反映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走过的四十年历程。本书旨在记录四十年来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和广大地基处理同行不断探索前进的脚步,纪念那些对地基处
《实用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专著已发行七本,将作为系列著作持续出版,现申报《实用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八)》计划,将最新取得的科研成果汇编出版,向全行业大力推广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新书主要内容共九章,分别为:第1章旋挖灌注桩施工新技术;第2章灌注桩全液压反循环钻进新技术;第3章低净空灌注桩施工新技术;第4章基坑支护施工新技
本书系统总结了市政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法与计算理论,依托多个市政基坑工程,借助有限元分析手段对渗流条件下的深基坑过程进行了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及相关研究,揭示了考虑渗流作用的深基坑受力、变形规律及不同几何尺寸基坑的空间效应。结合一市政道路工程,详细阐述了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法和主要技术措施。本书基于稳态渗流理论,深入研究考虑地
本书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等新规范要求,系统地阐述了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土
本书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简要地分析了强夯和排水板联合方法的加固机理。强夯时冲击能量在土中造成的强大的影响,同时埋设在土中的排水板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地基加固效果更好,也缩短了施工时间。针对强夯时会出现高孔隙水压力这一现象,设计了几种试验研究其规律性。首先通过基本的物理力学实验,得出了粉质粘土
本书为行业标准,由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编,行业内10余家单位参与;由时任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及多位行业专家审定共同完成,经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读发布后组织出版。内容包括行业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检测方案,检测程序,检测报告,数据分析与判定,试验器材料、安装、测评操作等。
本书是基坑工程设计与实践探析的书籍,本书主要从基坑工程的基础、基坑支护的力学原理、基坑工程的支护技术与设计、基坑工程的施工管理、基坑工程的施工实践案例等诸多方面进行阐述。
本书以黄土湿陷性为切入点。首先基于机器学习建立了黄土湿陷系数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界面剪切试验对黄土-混凝土桩荷载传递机制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考虑桩周土体的增湿变形、黄土-混凝土桩界面荷载传递性能受增湿作用的影响,对荷载传递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室内模型试验进行验证;最后,采用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黄土湿
本专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哇让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边坡稳定性评价,全书共分5章,主要包括了区域构造活动和河谷演化对边坡岩体结构的影响、工程区卸荷岩体发育特征及高陡边坡分级研究、边坡卸荷岩体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安全性评价、边坡危岩体等不良地质体稳定性及工程防护措施研究。专著编写过程中注意结合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新成就、发展新动态及
本教材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设计。分析岗位技能和要求,以具体的项目为背景,基于认知——设计——施工的认知过程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重构情境化学习型项目,将“地基基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加工重组形成6个项目:地基基础的认知、地基的处理、浅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多个情境化学习型单元,提炼多个学习任务、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