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注重通过法理角度的分析来展示实体法的体系与结构,深入剖析税收法定与非税收入法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完善为例,阐明了税收法定主义对征纳双方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讨论了税收法定入宪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促成税之良法的可行进路。书中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提升研讨税收法定理论的深度。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根据我国八五普法工作规划,突出宣传民法典是其重要内容。《民法典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系列》紧随民法典规定,旨在聚焦民法典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公民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安全、经济生活等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根据我国八五普法工作规划,突出宣传民法典是其重要内容。《民法典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系列》紧随民法典规定,旨在聚焦民法典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公民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安全、经济生活等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经过三次审议,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共8章74条。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该法进一步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反有组织犯罪法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系统总结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对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为协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适用反有组织犯罪法,便于办案人员系统掌握办理此类案件的规范要求,组织多名专业法律人士编写了这本法律法规汇编,在内容上坚持了全面性、时效性、实用性三个原则
本书系国内首次以高清图版综合展示中国经典法制文物。全书从数千件法制文物、上万种图片中,精选近400种文物、510余张图片,证古泽今;以精致的图片,凝练的文字,专业的视角,唯美的设计,形象展示中华法律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通过以物述史的方式,厚积薄发,古为今用,彰显法制文物在传递文化向心力、民族凝聚力和制度自信方面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实务与案例解析
本书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全文(汉英对照)。报告系统梳理了最高人民法院主要工作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
本书是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面实施的新时代背景下,两位资深刑辩律师基于他们从事刑事辩护工作的经历与经验总结,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研究对象,围绕该制度的理论、制度与实践重点,选取六十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分析、阐释、解答,不仅是紧密联系重大刑事司法实践的积极体现,也是聚焦刑事司法公正与人权保障的关键节点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