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中,连接印度与中国、前现代东亚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被视为一个长期形成的全球性区域。在欧洲帝国主义时代来临之前,香料、丝绸和陶瓷贸易的蓬勃发展使亚洲处于全球经济的前沿。除了日本人、欧洲人、阿拉伯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白银贸易,中国古老朝贡贸易网络也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缔造了一个辉煌的
本书是一部历史普及读物。近500年来,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人口爆炸、全球化……各种古代世界闻所未闻的事物快速涌现。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都对现代世界的诞生之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影响深远。本书则提出,现代社会的诞生来源于粮食产出的确定性,粮食产出的确定与否决定了文明演进
本书分为四册《西方的起源》《帝国的兴衰》《自由的黎明》《现代的诞生》,为读者提供西方人文经典阅读的必要知识,挑选在社会文化变革之际显示思想力量的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的导读,引导出更为广阔深入的思考。所涉经典贯串三千年西方思想演变史,从影响西方世界最为深远的古希腊,一路走过罗马帝国的兴衰、早期基督教的兴起,穿过并不完全黑暗
本书概述了世界各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并探讨了教科文组织在保护这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文明和地球之美为主题,为人类创造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图书馆。
这本书是世界史图书,作者主要审视了战争在几万年的历史跨度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作者认为,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梦魇,带来了杀戮和血腥,而从长期视角看,族群的斗争促使群体的合并,逐渐塑造为更大的国家,相对而言,促使战争更少,人类变得更安全、更富庶。这本书涵盖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科技和军事知识,讲述
这是一本世界史相关主题的书,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在这本书里,作者将从古至今的人类社会分为觅食者社会、农业社会和化石燃料社会,并分别讲解为了生存、繁衍以及群体的持续繁荣,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人类各有怎样的价值观,并论述这些价值观与当下社会的价值观有哪些差异。作者认为,价值观的差异与生活其中的人们获取能量的方式密切相关,也即“先
本书是一部讨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自然文学与科学写作的著作,讨论主题围绕该时期的自然文学、经典童话与博物学运动而展开,作者为法国图卢兹大学英语系教授劳伦斯·塔拉拉赫-维尔玛斯。妖精如缩小版的人类,它们的无力蕴含着维多利亚人对自身的怜悯。而自怜是认清事实后的情绪释放,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接受环境在不断改变这个残酷的
本书用500余个词条,分六卷,呈现了西方历史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增长的信息量基础之上,从世界历史研究的视角,对纷繁交杂的人类历史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塑造我们今日所知世界的运动、交流和变化,启发人们的深思。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历史是值得人们研究、思考的重要事物,本书编者对研究专题的选择以及安排,不仅从单纯的文本层面
本书精选200件以上的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它们如珍珠般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之中。书中那些珍贵的图片和精彩的故事,让这些瑰宝重又生动起来,向我们展露它们的美与技艺,以及或许已被历史掩盖的真正蕴意。
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南,追踪、辨析国外相关的诠释模式与学术流派,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与方法论。进而对不同的时空范围内的西方诸种文明模式的基本特征与承转路径,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层次进行叙述与分析,并对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相互碰撞与影响作广角度的审视。同时,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梳理西方文明史从地中海沿岸向全